图片1
时间匆匆流逝,又是一年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这一天也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数九”严寒天气即将到来。小时候,对冬至最深的印象就是冷,北风似刀子般刮过脸颊,手指被冻得通红,手背上全是被风吹裂开的口子,即使穿了五六件衣服依然感觉到刺骨的寒冷,那份寒意,至今回想起来依然清晰如昨,难以忘怀。
记得幼时,冬至的早晨,天空还未完全亮起,就听到母亲在厨房叮叮当当剁肉馅的声音。她早早起床,忙碌地准备着包饺子的食材,那时的北方早晨,寒意透过窗户渗透进来,而饺子馅的香气却弥漫在整个屋子里,让人心生暖意。母亲备好饺子馅,就开始和面,父亲总会在一旁擀皮,母亲则熟练地包着水饺,锅里的水很快就冒热气了,饺子下锅,水蒸气带着诱人的香气弥漫开来,让人忍不住咽口水。当大碗大碗热腾腾的饺子盛出来,一家人便围坐在一起,共同享用饺子盛宴。这碗冬至的饺子,皮薄馅满,冒着热气,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香气四溢,一碗饺子吃下去,胃暖了,手脚暖了,心也暖了,全身都是暖的。这时候,大人们总会哄着小孩要多吃几个饺子,不然会冻掉耳朵。
在南方过冬至则有不同。在四川荣县,冬至有着一种独特的庆祝方式,带着浓厚的中医文化气息。每年冬至前,镇上的中药铺便开始为人们准备药膳配方,里面通常包含大枣、枸杞、党参、黄芩、人参、生地黄、熟地黄、白果等滋补药材。药铺的老中医们会根据不同的体质开制药膳方,配合猪脚炖煮成药膳汤,成为这一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些药材在锅中慢慢熬煮,浓郁的香气四溢,似乎能够瞬间驱走冬日的寒冷,温暖每一个家庭的心。
而在广东,冬至的传统习俗是吃汤圆和打边炉。汤圆象征着团圆和美满,而打边炉则是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热气腾腾的火锅,寓意着温暖和团聚。我们常说“冬至大过年”,这不仅仅是因为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更因为它承载着人们对家的思念和对亲情的珍视。
在冬至这天,五局项目部也热闹非凡,充满着节气的喜庆。冬至前夕,我早早地便向食堂的刘大厨表达了心愿:“冬至快到了,真想尝尝您包的饺子。”接到刘大厨的电话通知后,我满怀期待地奔向食堂,渴望亲眼见证这美味佳肴的诞生过程。走进食堂,只见刘大厨早已忙碌开来,他手法娴熟而有力地擀着饺子皮,神情专注而投入。一旁的帮厨向阿姨,则正在认真地搅拌着馅料,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询问刘大厨是否需要帮忙,他微笑着回答:“来来来,一起包饺子吧!”虽然包饺子听起来简单,但真正动起手来,才发现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少。我小心翼翼地拿起刘大厨擀好的饺子皮,轻轻地在两边沾上少许面粉和水,然后双手轻轻一挤,一个俏皮可爱、形状端正的饺子便呈现在眼前。我迫不及待的将饺子下进沸水里,看着锅里翻滚着的精神十足的“白胖子”们,蓦然有些想家。
虽然各地的冬至习俗不尽相同,但那份对节日的尊重和对传统的传承却是相同的。这让我意识到,无论身在何处,冬至都是一个关于家,关于爱,关于温暖的日子。
(赵瑞红 郝荣威 廖云枫 钱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