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沉月落,晨昏交替。田柳湾,黄昏清晨时雾气环绕,如天鹅绒般细腻,似披了一条玉带,笼了一层薄纱,让田柳湾特大桥更显瑰伟绝特。
田柳湾特大桥位于资阳市安岳县横庙乡田柳村,全长1644.585米,采用(48+3×80+48)米连续刚构,共设有4个主墩,是标段重难点工程之一。其中21号墩高79米,是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墩,该墩紧邻既有龙台河,采用钢板桩围堰支护,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米。
“这是我二十多年参加施工桥梁墩身以来,要求最严、标准最高的工程,不愧是国家战略工程。”望着最高墩上高高飘扬的党旗,负责田柳湾特大桥施工的作业三队队长杨伟自信满满。
墩高以奋战为峰
“21号墩为矩形空心墩,墩身截面尺寸较大,爬模校正精度要求高,施工过程中针对变坡截面需要对模板进行改造。”杨伟介绍说,那被晒得黝黑发亮的脸庞正是长期野外施工典型的“工程人”的脸。
施工至第十节墩高时,需对液压爬模模板系统进行改造。秉承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杨伟带着一班技术人员加班加点进行攻坚,反复对技术尺寸复核与检验,确保施工薄璧空心变坡高墩满足设计要求,顺利攻克了模板改造这个拦路虎。
“七八月的时候,中午那个太阳晒得钢筋和钢模板有40度了,碰到都是烫手的!”1991年参加工作,先后参加了十多条高速公路与铁路建设,有着三十多年现场管理经验的作业三队施工员陈远洪对战高温、斗酷暑、抢进度,浇筑墩底实体段记忆深刻。
墩底实体段高度为4米,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裂纹控制、施工工艺、温度控制、保温保湿养护是墩底实体段施工的重难点。为此,项目部专门制定下发了《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制、运输、分仓分层及拱顶分孔浇筑入模、振捣、带模注浆、洒水养护等细节,切实加强和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
“为避开高温影响,都是晚上浇筑混凝土,都跟班盯守浇筑全过程的,一丝不苟做好混凝土浇筑记录、带模注浆记录、养护记录。一个班下来,‘中铁蓝’工作服上都是一圈圈被汗渍染的白道道。”陈远洪指着内实外美,表面泛着如青玉般光泽的桥墩说。
墩高以智能为峰
“这个液压爬模可比之前传统拆卸模板省事又快当多了,也更安全了,不得不说,智能科技是真牛!”模板工杨军说。
为解决高墩施工难题,项目部使用国内最先进的智能液压爬模技术进行施工,实现了一键爬升、退模、合模,结合视频监控系统,能实现可视化管理、远程喊话,整个施工过程更加高效和安全,不仅混凝土成型质量好、安全程度高,较传统工艺施工效率可提升1.5倍。
在田柳湾特大桥智能管控中心,综合三队技术主管闾廖然正在点击着电脑,面前的大屏幕上每一个桥墩的详细信息、施工完成和进度对比情况尽收眼底,塔吊监测与电梯监测实时显示着设备运行状态。
“这个智能管控中心通过物联网、BIM+GIS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进度管控可视化、安全环保管控智能化、工艺质量管控精细化、智能装备管控集成化、模板调配信息化的数字协同管理,真正实现了桥梁施工的智能化管理。”
为确保该墩顺利封顶,项目部优选施工工艺,全面落实智能建造和桥梁工艺工装的配置要求,下部结构施工创新应用工艺工装18项,保障浇筑工作稳步推进,确保“一次成型、一次成精、一次成优”。
“田柳湾特大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也实现了智能化。”作业三队安全员吴炳春指着现场工人安全帽上的二维码说。“项目部对进场人员组织安全培训考试,合格的作业人员统一印发白色‘身份信息二维码’,张贴在安全帽上,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扫码抽查人员相关信息。如果该名人员违规次数较多,则会根据规则调整成黄色二维码,以便重点监督和管理。”
墩高以先锋为峰
为有效推进施工生产智能化,项目党支部组建了以党员为骨干的技术攻坚小组,在全面应用铁路工程管理平台的基础之上,结合项目特点进行了延展和升级,打造了“田柳湾特大桥智能管控平台”,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桥梁施工深度融合,累计开发应用模块17项,有效推进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成果在项目建设各阶段、各环节的实践和运用。
“在田柳湾特大桥创建的红旗责任区和成渝先锋岗,有效发挥了各个岗位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推进智能建造方面,党员发挥了骨干作用。”分管田柳湾特大桥施工点的党员、副经理田勇说。
正是通过积极开展“创岗建区”活动,激发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热情,激励广大党员、团员、技术骨干分子在项目重难点工程施工中建功立业,以促进施工进度、确保安全质量,实现项目高效建设的目标。
12月初,局党建引领智能建造现场会在成渝中线四川段项目召开。田柳湾特大桥作为主要参观工点,重点展示了桥梁智能建造和工艺工装,得到了观摩人员的一致肯定。
山高人为峰,海阔心无界。为何风雨兼程、日夜守候?“守在这里,能确保成渝中线最高墩顺利封顶,我们就感到无比心安和自豪。”这是来自田柳湾特大桥建设者最深情的告白。 (胡狄王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