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司 张恒鑫
参加工作已有数月,这段时间,我结识了我职业道路上的“引路人”,那便我的师父。
第一次见到师父是在到达项目部第二天的工区双选会上,我的座位在师父的斜对面,起初我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刻,目光无意间瞥到几眼,只记得他看起来好像有些许腼腆。我当时记忆最深刻的是他参加工作三年,而且是零零后,那时我只觉他与我年纪相仿,而且工作年限也不长,对他并不是很服气,现在想想,确是我先入为主、过于草率了。
真正的工地生活从我进入工区驻地开始,项目部通往三工区的道路狭窄且不平坦,一路上简陋的砖瓦房更是让我心里打鼓,事实上三工区的驻地看起来也不太尽如人意,我心里有些落差。“别失望,现在好多了,我刚来的时候外墙都是黑的。”师父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笑着打趣道。接着师父热心地帮我们搬行李、拼装衣柜、收拾房间、带着我们熟悉环境,就像朋友一样,这让我从有些烦闷的情绪中暂时抽离了出来。我当时在想,这个人好像还不错。
工作前期,师父并没有给我安排很多的任务,前面两周他让我先看图纸,然后尝试着做一些简单的资料。师父对图纸的熟悉程度远超我的想象,有好几次我在看图纸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向他请教,他在解答我疑惑的同时还能准确说出要点在图纸上的位置。在室内工作的那段时间,我每天看着师父多次往返于现场和技术室,他的皮肤早已被外面毒辣的太阳晒得黝黑,脖子和脸早就不是一个肤色,脚上的运动鞋裹满了泥巴和灰尘,已辨别不清鞋子本身的颜色;广西炎热多雨,师父经常衣服湿透回来,衣角轻松便能拧出一滩水,早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他却不太在意,换上干衣服便又投入到工作中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对他多了几分钦佩。
没去现场前,我还不能切身体会到师父工作的辛苦,去了现场之后,我才明白他每天工作任务的繁重。走山路、上陡坡、爬山林,这些都只是家常便饭,我能体会到的辛苦也只是师父走在前面开路,披荆斩棘遗漏给我的一些风霜。前段时间师父带着我值夜班,尽管已经夜深,他也是一刻都不得闲,电话一个接着一个,与现场的嘈杂交织着,他也不厌其烦,耐心和电话那头的人沟通,保证各项措施、要求落实到位。那段时间夜班,经常是凌晨两三点钟才下班,与师父结伴工作,好像觉得也没有那么疲惫了。
隧道施工不分昼夜,师父亦是如此。他白天在现场奔走,晚上还要在办公室整理资料、汇报进度、计算方量,同时统筹兼顾好各项工作任务,经常要忙到深夜;师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亲自审阅,保证质量,从不会为了自己轻松一点就假手于人;但工作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受到批评,他总是笑笑,积极改正,乐观面对,我想这才是一个技术主管该有的精神和气场。师父已然慢慢成为了我的精神支柱,助力我不断成长。
师父刚参加工作时在金甬铁路项目参建了长达10360米的鲍村隧道,而且听人说是主动请缨去往项目最艰苦的鲍村隧道斜井工点,一直坚持到鲍村隧道贯通,为自己参加工作的前两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了很多鲍村隧道的信息,施工环境非常恶劣,施工难点多,斜井的位置也比较偏僻,我很佩服师父的勇气和毅力。再次提起鲍村隧道斜井的工作经历,师父说得更多是他在那段时间里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工作的辛苦他却鲜少提及。我内心对师父也由最开始的不服气转变为由衷的佩服。
三年工作,师父早已褪去了懵懂与青涩,取而代之的是成熟与稳重。工地上的青春,在钢筋混凝土中闪耀,师父将青春挥洒在建设工地,现在所经历的困难与挑战,最终都会成为他的荣誉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