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成渝中线高铁首个40米千吨箱梁架设成功,标志着六公司成渝中线四川段项目建设进入全新阶段。从梁场临建开工到实现批量化生产,共获得全线“八个第一”的佳绩。在每个第一的背后,不仅有整个项目团队的凝心聚力,更有着全新科技的助力加持。而在这过程中,有位像是代码生成中enter键般的关键人物,他就是项目科技创新部部长——杨铁江。
勤学苦练精技艺
杨铁江,毕业于长安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在高速公路项目有过8年的工作经验。而成渝中线是他参建的第一个高铁项目,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成渝中线高铁是国家CR450科技创新工程的重要支撑,安岳东制梁场被国铁集团列为“智能建造2.0少人化工厂示范项目”。项目关注度高、任务量重,应要求创立科技创新部。杨铁江认识到部门的重要性,他把“创新”两字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时刻激励自己。
起初,整个部门只有杨铁江一人,部门前期的所有工作都是 “摸着石头过河”。为了尽快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他坚持每天早起一小时熟悉相关科研项目,晚睡一个小时整理技术资料、完善笔记。业余时间,他还了解学习行业前沿科技、技术规范等。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摸索,他逐渐熟悉了高铁箱梁预制等常规施工工艺和工法,对如何将科技创新融入到实际施工生产中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开始着手项目前期科研课题研究、工法编制及专利申报工作。
殚精竭虑克难关
第一个巨大的难题很快到来,搭建数智梁场控制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传统箱梁制梁场中,存在着管理与施工之间有信息壁垒、生产过程周期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作为智慧梁场,信息化管理平台需要像人类的大脑一样,控制整个梁场的运转。
而制梁场信息化管理平台目前在业内的技术并不成熟。杨铁江持着“别人无我们有,别人有我们优”的态度,及时开展前期调研,带队前往渝昆高铁、成达万高铁、雄忻高铁等项目,联系相关制梁场,对平台功能各方面进行全面调查、深层研讨。那一个多月,他往往第一天在这个城市,第二天又赶到另一个地方。“那段时间忙到都没给家里打过一个电话。”谈起这,他泯然一笑。
调研回来,平台模型在他脑里有了大概模样。杨铁江多方联系厂家,可不少厂家反映“项目周期太长,难度太大,耗费成本也大,根本实现不了”。而他坚信一定能够实现。他一天打几十个电话,不断地沟通交流,最终将平台成功做了出来。现如今,经过不断改进升级,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涵盖梁场各生产工序,实现了全过程管控。
扎根一线结硕果
“科技创新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的行动,要深入现场,服务于现场。”杨铁江深知这点。将科研课题文字转化成现场的创新工装工艺,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实际施工生产才是“科技创新”的真正意义。
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在施工现场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在钢筋加工厂,他看着定位网焊接系统,观察钢筋焊接效果;在存梁区,他摸着孔孔成品箱梁,检查外观质量;在张拉压浆时,他盯着智能设备,注意荷载数据变动。他说:“不仅要坐在办公室写材料,更要去到现场,多跑、多看、多问。在现场才能发现出问题,发掘出亮点。”
混凝土智能浇筑系统首次运用的那天,是去年底的寒冬腊月。他为了检验系统效果,守在现场、寸步不离,围着庞大的机器兜兜转转,看输送是否稳定、看计量是否精确……
“平时像写工法这些资料时,他基本上是手把手在教我怎么做的。”去年刚入职的科技部部员李俊说。杨铁江发挥“传帮带”作用,工作经验和技巧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李俊,他会带着李俊一点点找思路,一步步做引导,通过言传身教,让他加速成才。
由杨铁江主持参与完成的 《基于智慧梁场的400公里/时高速铁路40米预制箱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申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共24项,软著2项;开发工法13项,含3项省部级工法;发表论文4篇;总结QC成果2项。《高速铁路预制箱梁混凝土智能浇筑技术》工法成功入选中国中铁实用技术成果名录。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我仍然是个探路的人,但我相信只要抱着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态度,前路都是康庄大道。”杨铁江话语坚定。 (唐扬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