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301期 >2024-12-06编印

母亲
刊发日期:2024-12-06 阅读次数: 作者:
  六公司 宋金森
   “妈妈”两个字,很有安全感。孩子来到这个世上第一声叫的就是她。一声妈妈,从此一个女子就会蜕变为钢铁战士,不厌其烦的为幼子撑起一片天。
   千百年来,有许多文人赞美母爱,这其中我佩服史铁生,他笔下的母亲是深沉又默默无闻的,史老写《我与地坛》时说,千万不要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尤其是和母亲在一起时。母亲这两个字,真的是配得上世间最美好的赞美。大概是我读技校的第二年,去南阳火车站坐车,百无聊赖的我看发车时间还早,就在人潮拥挤的车站闲逛。却在一个大厅的柱子边发现了焦急张望的母亲。她坐在地板上,怀里抱着儿子的书,东张西望,担心自己的儿子书没拿,又怕孩子已坐上车走了。她没想可以邮寄,也没想这书是否儿子暂时用不上。看到母亲的那一刻,我的眼睛已湿润了,母亲没有手表,也没有电话,我当时也没有手机。那是1999年,手机还没有普及,母亲不知何时到此,也不敢到处走,包括去厕所,生怕自己一旦乱走,和儿子错过,带来的书不能及时的送到儿子手上。那一刻我有多自责,那本书分明是用不到的,但是母亲不知道,为什么我不把它藏好或拿走呢,让母亲跑这一趟。母亲是识字的农村妇女,但出远门的机会不多。在我的大姐、二姐小的时候也曾坐车去过父亲工作的地方。所以也算是见过世面,不然情况更糟。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世上最牵挂孩子的就是母亲,所以我这些年到一个地方,最先做的事就是跟母亲报平安。
   母亲还是小姑娘时,十里八乡都知道姚家的第三个孩子是个勤劳孩子,都在观望会是哪个幸运的小伙子能被她看中并娶回家,无疑父亲就是那么幸运的孩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母亲因为勤劳,经历过60年大饥荒时没有饿死,到20多岁才出嫁。母亲当时是他们村的会计,加上家境比周围的好点,眼光很高。父亲因为家里穷,去当了兵,后来转业到了铁路工程局当了一名火车司机。母亲听说父亲有正式工作,自己走路到我家与父亲相亲,结婚之后父亲一年只回家两次,两个人在幸福的夫妻生活中生了四个孩子。父亲是工人,每个月发工资会按时寄给家里,母亲会把生活的琐事写信跟父亲分享。为了读家书,父亲也从文盲变成识几个字的人。那个年代,火车司机也要考试,尽管题不难,但父亲不识字,死记硬背把要考的东西记下来才通过司机考试。那个年代家里有工人是令人羡慕的,母亲是村上媳妇们羡慕的对象,丈夫是公家人,虽聚少离多,但经济上没有煎熬过,还时常帮助困难的亲友。母亲又是勤劳的,地里的农活从未落下,也曾和我的婶子在地里拉麦子,因麦子没弄好散落一地而坐在地上哭,但之后从未哭过,因为生活不相信眼泪。
   母亲是坚毅的,话不多,但也时常教导我们吃亏是福,占小便宜吃大亏。常给我讲小偷被处决的故事,所以我的人生中没有偷的概念,得益于母亲的教导有方。
   是的,如果把母亲的事写完,估计可以出本书,这次就写到此吧!后面找机会再与诸君分享母亲平凡又伟大的事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