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秀美的滇南群山腹地,有这样一群人,用执着坚守,捧回了云南团省委金灿灿的“青年文明号”奖牌,为他们的青春史册添上绚烂的一笔。他们就是一公司玉蒙项目的青年员工。为了贯通秀山一级高风险隧道,他们已经在这千嶂壁立的群山里奋战了七年。
2005年,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过才二十出头,随着9月的那一声炮响,这群年轻的勇士们带着懵懂、带着憧憬拉开了决战秀山隧道的帷幕。说是决战一点也不假,秀山地处地震强烈活动带上,地质复杂,围岩破碎,地下水和地表渗水淤积在山体内部,施工过程中涌水突砂事件时有发生,日涌水量最大可达12万立方,这足够一个中等县城全天的生活用水。
困难没有压倒年轻的玉蒙将士。一次次的涌水突砂反而激发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坚定了他们贯通隧道的决心。10302米长的一级高风险隧道磨练出他们“攻坚克难,永不服输”的坚强信念。
“青春对谁都是那么长的时间,来到玉蒙项目,奋战在秀山隧道,就注定了我们将把青春的热血和激情洒在这美丽的山脉间,隧道的贯通不是靠一个人英勇奋斗,而是靠大家的齐心协力;隧道的安全,不是靠哪一个人谨小慎微,而是靠大家同舟共济。我们就是一根根结实的麻绳,手拉手,团抱团,编织出一张结实的网,网住工程安全,网住青春无悔,更网住我们对筑路事业的热爱和忠诚。”这是玉蒙团支部书记吴重震常常对经理部和作业队上的青年团员说起的话。织网的比喻形象地道出了玉蒙青年们团结奋进,坚守岗位,完成建设任务的雄心。
是怎样的力量促使这个优秀的团队如军人般在这坚守七年?
是信念。公司素来拥有“隧道王牌军”的称号,建设的长大难隧道不在少数,这群年轻人立誓要沿着前辈的足迹,扛起“王牌军”的荣誉奋力向前。
这种信念不仅来自于前辈的荣誉,更来自于他们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虽然身在深山,这群年轻人却从不放松学习。无论是政治理论还是专业知识,大伙儿们总爱凑在一起斗斗嘴皮子讨论一番,有时较起真来还得拿出纸笔写写画画,在工作之余总能看见大伙儿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或说笑或争论。项目书记侯红波介绍道,项目地处偏远山区,员工们平日里休闲活动比较少,经常会上网浏览新闻了解时事,或者根据工作需要查询相关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在不断的争论与学习中,年轻的参战将士们更好地适应了自己的岗位,更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秀山隧道拥有“地质博物馆”的称号。风化岩、断层、涌水、突砂时刻威胁着隧道内员工的生命。唯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三者合一才能保证隧道的平安开挖。
在隧道开挖的2000多个日夜里,项目部快速扩充人才储备,建设人才队伍。通过导师带徒、技能比武、知识竞赛等活动,让青年员工在“学、比、拼”的竞争环境中练就扎实的技术功底,以最快的速度胜任岗位要求。项目部领导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大胆启用周寅、刘登峰等大批“85后”青年担任工程主要阶段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为青年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平台。
“他们是一群在刀尖上跳舞的年轻人。”曾有记者这样评价秀山的年轻勇士。
“我们不怕吃苦,只要隧道能顺利开挖,苦点累点算什么?”青年安全监督岗值班的付孝林这样说,“我们是隧道王牌军的兵,战胜了一百多次大大小小的涌水突砂,说不怕是假的,不过胆子早被吓大了!”
玉蒙项目部团工委为了能较好地发挥了团员青年突击生力军的作用,在公司团委和项目党委的帮助下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和和青年安全监督岗,引导青年团员全力投入到工程建设。自2005年进场到2012年1月10日隧道正式贯通,玉蒙项目从未发生过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原项目书记林锦祥在隧道贯通典礼上激动地称赞道:“这群小伙子、小丫头是我的骄傲,是项目的骄傲,更是公司的骄傲!”
“人能有几个年轻的七年,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同我们一样,在这人烟稀少的地方建设祖国,播种梦想?这是我们筑路人的生活,更是我们筑路人的骄傲!”在项目呆了七年的女孩周帅抚摸着身边那面2011年4月从云南团省委领导手中接过的“青年突击队”的旗帜,喃喃地说道。
“青年文明号”的奖牌是给这群年轻的建设者七年奉献的肯定,在这七年里,他们用执着坚守,用忘我工作保证了隧道的顺利贯通,为公司在滇建设项目打下了良好的信誉基础,更为自己的青春描上了一笔绚烂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