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局党委立足建筑施工行业特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体系融合、质效提升”的特色路径,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推动治理能力与经营实力协同升级。
构建三维融合治理模型,夯实党建引领基础
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转化为可落地的管理模型,通过“目标-原则-载体”三维架构,形成治理效能提升的行动纲领。
明确战略目标,以党建赋能提升企业治理效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将 “两个维护”落实到战略制定与实施全流程。明确“政治引领强、治理效能优、创新动力足、风险防控严、人才活力旺”的现代化建筑企业目标,形成“党建-战略-效能”联动机制。
确立核心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与企业治理有机统一。立足央企属性与行业特性,坚持“两个一以贯之”,确立三大核心原则,推动党的领导与企业治理深度融合。坚持政治统领原则,始终将党的领导全方位融入公司治理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等全过程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价值导向原则,从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到增强市场竞争力,再到履行社会责任,每一项治理成果都是党建工作价值的具体体现,以此彰显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价值与重要意义。坚持系统集成原则,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协同运作,打破党建与业务之间的壁垒,形成党建引领、业务协同、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实现企业整体效能的最大化提升。
搭建实践平台,打造特色党建品牌矩阵。构建“1+3+N”三勇党建品牌矩阵,激活党建引领新动能。以“勇当先锋、勇争一流、勇创效益”的“三勇”党建主品牌为核心引领,统筹推进系统分品牌与特色子品牌协同发展。打造局纪委“心廉”、工会“五星铸家”、团委“五动青春”3个系统分品牌,推动各级党组织拓展创建“五一同新”“鸿雁·先锋”等N个特色子品牌。实施基层党建 “三年行动”,2023-2025年以 “组织建设规范化→项目党建标准化→提质增效系统化”三阶段进阶,实现党建工作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完成各级党组织架构标准化梳理;2024年编制《项目党建标准化手册》,构建一套标准化、规范化、可复制推广的党建工作流程;2025年实施“党建引领+”工程,优化党建考核体系,切实倒逼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完善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着力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党组织与经理层 “双向进入、协同治理”的新型关系,实现党的领导与市场化运作的有机统一,加快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代新国企。
夯实制度根基,确立党组织法定地位。实现局及16家子公司“党建入章”,明确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通过党委巡察、专项审计等方式,对16家子公司党组织在战略规划制定、重大投资决策、干部选拔任用等关键环节的参与度、决策权重进行量化考评,确保党组织职责权限从文本条款转化为治理效能,切实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优化组织架构,完善领导体制机制。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近三年来,所属子公司交叉任职23人,领导班子结构不断优化;子公司董事与党委书记“一肩挑”比例达100%。组建外部董事库,近三年选派51名外部董事至39个项目公司,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健全决策机制,提升治理运行质效。坚持把党委研究讨论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作为董事会决策的前置程序,建立“党委前置研究-董事会科学决策-经理层执行”闭环。对局、子公司、工程项目三级主体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制定差异化决策权责清单。建立治理制度动态迭代机制,三年来累计修订公司治理制度42项。上线数字化决策系统,实现100%重大事项线上留痕,决策效率显著提升。
党建赋能产业协同发展,提升生产运营质效
推行“党建引领+”模式,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产业链各环节,构建 “党建搭台、业务唱戏”的协同发展生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党建领航市场攻坚,拓展产业发展新版图。强化战略智库联动机制,与13所高校、25家政策研究机构共建“党建+智库”,形成战略研究合力。组织开展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水利市场专项调研,形成 《水利市场分析研究报告》,为业务拓展提供精准指导,推动“第二曲线”新签占比高出上级指标2个百分点。优化经营体制建设,加强经营系统各层级、各板块协同配合。局经开部发挥“红色引擎”作用,统筹营销战略规划、政策研究等核心职能,牵头对接政府机关与重点业主;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