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尚琦 白文
四月的林芝尚未褪去寒意,雅鲁藏布江峡谷却已涌动春潮。印度洋暖湿气流沿水汽通道北上,为海拔2800——3500米的河谷地带带来年均800毫米的降水,昼夜15℃的温差催开了高原毛桃的万千花苞。在我部承建的高原铁路项目驻地——鲁朗镇拉月村,我们见证着这场生命奇迹。
西藏野桃灰褐色的枝干如青铜铸就,每根枝条簇拥着40——60个花苞。五瓣平展的浅碟状花朵虽仅两三厘米大小,却在每根枝干表面形成密集花阵。从3月中旬开始,原生种的胭脂粉色由低海拔向高处次第漫延,偶现的玛瑙红变异株为桃林增添灵动。
晨光中的桃林呈现出最本真的美。成片的粉色花朵随风轻摇,与远处素白雪山形成鲜明对比。融雪汇成溪流倒映着花影,将大地染成流动的彩绸。工作之余看见藏族阿嫲背着竹篓穿过花径,她们身上彩缎藏装的斑斓与桃花的清丽相映成趣。项目部板房前的几株老桃树,此刻也挂满了沉甸甸的花簇。尼洋河两岸的山坡上,桃林与麦田交相辉映;三面环山的林芝桃花沟,更是一处人间仙境。溪水仿若一条灵动的银练,从山顶奔腾倾泻而下,一路欢歌笑语。涧边,野生桃树肆意生长,它们扎根于溪边的沃土,花朵肆意绽放,花瓣不时飘落水中,随波逐流,为潺潺溪水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4月3日,林芝桃花节盛大开幕,城市瞬间沸腾。彩烟直上云霄,绽放出如梦似幻的色彩;彩旗猎猎,在风中欢快舞动,迎接着八方来客。以雪山桃花为卷轴,多民族文化泼墨淋点,马术、响箭、抱石头等竞技表演轮番上阵,藏族传统歌舞表演一一呈现。马术竞技的蹄声与工地上机械轰鸣形成奇妙和声,身着工装的建设者与盛装藏族同胞并肩观赏响箭比赛。当藏族歌手在临时舞台唱起“工布箭歌”,我们的测量旗与经幡在春风里共舞。诗人念着:“桃红又是一年春啊”,画家夸她:“胭脂粉和着刀锋白,这是大自然最完美的调色盘”,记者报道说:“今年的桃花节,在海拔3000米的雪域江南,此时的林芝,春意盎然,桃花灼灼。”
春光也氤在桃花红中变得粉粉的,像是害羞的腮红,像是大红贴纸洒下的金粉点点,这片桃味的春光给喜气洋洋的游人们,送去最美的祝福与贺礼,醉在桃花香的游人们双颊泛红,沉浸在春意里,阳光下。
在拉月村施工的四年间,我们已学会用钢尺丈量文明——路基线位为百年桃树让行,弃土场选在裸露岩坡,施工便道两侧特意保留着野花带。每当混凝土罐车驶过花海,老师傅总会降下车速,怕惊落枝头新绽的花骨朵。
傍晚时分,余晖洒落在工地上,抬眼望向山腰,那片桃林正如火如荼地绽放着,仿若天边的云霞飘落人间。就在此时,远处传来阵阵爆破声,那是工程推进的声响。机械臂上的反光条在暮色中闪烁着微光,与随风轻舞的桃花瓣一同,在这片古老却又因建设而焕发出勃勃生机的土地上,相互映衬。钢铁铸就的机械,代表着现代建设的力量;娇艳柔美的桃花,象征着自然的馈赠。此刻,它们正携手在这片土地上,共同书写着一个全新的、关于春天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