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版:党群园地总第3315期 >2025-03-28编印

电务城通公司南京地铁6号线机电项目
巧用培训“小灶”烹制安全“大餐”
刊发日期:2025-03-28 阅读次数:49 作者:黄卉卉周迪雅 字数:1092
  地铁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工种多、技术要求高,安全管理挑战大。为确保施工生产安全进行,南京地铁6号线机电项目部坚持按需培训理念,精心烹制安全“大餐”,为项目的安全推进保驾护航。
  小班“特色餐”
   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带进行高空作业?怎样规范操作电焊设备?项目部摒弃传统“大课堂”模式,采用“小班制”分岗位分人员培训。对于理论强但实践弱的工人,着重进行现场实操演练,如模拟高空吊装作业流程,让他们熟悉操作要点与安全事项;对于实践强但理论欠缺的工人,则强化安全法规、作业标准等理论知识讲解。同时不断深化新进场人员培训、日常培训、专项培训机制的落实,通过建立“即学即考”的培训机制,将每日学习新的安全知识与技能进行考核点评,考察员工及作业人员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操作规程的执行以及应急处理能力,确保 “真教、真学、真考”。通过“小班制”培训,项目部新入职员工在一个月内对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范的掌握程度从最初的30%提升到80%,有效降低了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风险。
  创新“营养餐”
   项目部通过推出安全“讲、赛、练、演”活动,打造丰富的 “营养餐”,为安全管理注入活力。“讲”,建立项目、部门、班组三级宣讲体系,定期开展宣讲活动,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赛”,紧扣不同施工阶段安全重点,组织安全知识、操作技能、隐患排查等竞赛,以赛促学,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在一次安全知识竞赛中,员工参与率达到95%,对安全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更加深刻。“练”,针对关键节点安全需求,开展超10次消防、防洪防汛等应急演练,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与避险能力。“演”,以拍摄短视频、表演安全小品、创作方言安全说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播安全知识,增强宣传实效。
  专属“定制餐”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对设备安全实行精细化把控。对新上岗操作人员的设备日常检查、操作规范执行、维护记录填写等情况进行每日跟踪,直至其完全符合要求。同时,工程、物机、商法、安质四个部门实行资料“联网”,时时更新,确保现场设备操作人员人证合一,持证上岗。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对安全意识薄弱、机械设备操作不规范的人员进行重点管理。通过“开小灶”式的安全座谈、专项教育、适度处罚以及增加检查频次等方式,帮助“被标记人员”提升其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通过这些措施,该项目设备操作事故率较上一阶段降低了30%,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通过创新安全培训方式,多维度筑牢安全防线,项目先后荣获南京地铁总包部安全月专题活动专项奖、2023下半年安全生产三等奖、2024年下半年安全生产二等奖以及南京地铁建设集团 “安全说方言”优胜奖一等奖。 (黄卉卉周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