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版:集团新闻总第3296期 >2024-11-01编印

奔跑在逐梦的路上
——记一公司成渝中线高铁项目经理吴跃光
刊发日期:2024-11-01 阅读次数: 作者:谢崇志彭毓
  在成渝中线高铁3标,提起吴跃光,有人说他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能打硬仗吃苦多;有人说他像智多星,勇于创新发明多;还有人说他像老黄牛,默默奉献话不多。正是这样一位不善言谈的人,担大任、敢冲锋、克难险,创造了一项项佳绩。
   2001年毕业于中南大学的吴跃光,在现场管理的磨炼下,从一名见习生一步步成长为一名拥有中铁五局二级专家、一级建造师、试验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荣誉资质的正高级工程师。参加工作20余年来,从技术员、技术主管、项目总工到公司工程部长,再到项目常务副经理、经理,随着岗位的变化,吴跃光不断设定着人生更高的目标,在逐梦的大道上奋力奔跑。
   成渝中线高铁是当前建设标准最高、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面对这项大国工程,吴跃光带领团队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开局、高质量建设,全力打造设计模块化、施工设备自动化、作业工序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于一体的绿色铁路工程,全程实现智能化生产。
   在桥梁施工中,他以玄天湖双线大桥为代表,探索桥梁工程成套智能化工装配套,形成以起重吊车智能监测、墩身智能喷淋养护、悬臂造桥机、钢筋数控加工系统、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预应力管道智能压浆系统、梁面振捣整平智能一体机等为代表的桥梁工程工装设备的组合/成套应用。在隧道施工中,紧紧围绕超前地质预报、开挖装运、超前支护、仰拱作业、衬砌防排水等8大作业流水线,探索了隧道工程成套智能化工装配套,形成以超前地质预报设备(TSP、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钻机)、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锚杆专用钻机、湿喷机械手、三维激光扫描仪、智能拱架安装机、自行式全幅液压仰拱栈桥、智能衬砌台车、自动喷淋养护台车、整体式水沟电缆槽台车等为代表的先进工装设备的组合/成套应用。
   他还围绕产品质量可追溯、作业流水自动化、作业人员少人化、组织管理智能化等方面,在现有的工厂上继续深化创新,建成高标准、智慧型工厂,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的信息采集与综合管理,以及关键生产装备的智能化升级。针对标段隧道全为Ⅳ、Ⅴ级围岩情况,吴跃光选取刘三寨隧道工点开展隧道微台阶施工工法研究,积累经验教训、不断总结完善;选取土桥枢纽互通双线特大桥开展6m节段的悬臂造桥机施工效率研究,探索悬臂造桥机最优施工组织方式,为悬臂造桥机的广泛推广提供基础研究及数据支撑。
   结合现有平台及监测、监控技术,从现场管理的业务逻辑及需求出发,持续推进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现场管理技术创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效能。在孔家湾隧道进口安装“1+7”实时监控系统,对工程简介、视频监控、班前教育、超前地质预报、围岩量测、安全步距、风险源公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等内容可实现统一汇集分析,便于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准确把握隧道内施工安全信息,通过对监控监测数据进行统一组织与管理,形成统一管理的实时监控监测分析画集,为管理提供即时服务的现场动态信息。目前,实现对数字工厂的远程控制、全标段施工调度指挥、重点工程的安全质量环保智能动态监控等功能。
   “来到这里,不仅要按期保质做好项目建设,更要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项目的重点工程玄天湖大桥位于铜梁区,穿越玄天湖4A级景区,为天鹅栖息地,桥梁4、5、6号墩位于玄天湖中,水深最深达13米,环保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为实现进场之初的诺言,吴跃光亲自带领项目员工到现场反复勘察,通过合理选线、精细化建模计算,设计了一条跨越玄天湖的最短栈桥,优化减少水中钢管桩27根,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为确保水中承台及墩身正常施工,在与技术人员反复模拟验证后,通过3个巨无霸锁口钢管桩围堰将作业区与水体隔离,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玄天湖。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细化,变更出70多条环保措施,如桩基施工采用钢护筒跟进至土石分界线,避免了钻孔过程中泥浆泄露污染水体;钻渣采用压滤设备进行水土分离、净化。并为现场配备了新型环境监测系统,在水质、温度、湿度、噪音、风速、空气质量等多方面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目前,当地水利部门多次对该区域进行检测,均表示水质没有任何变化。
   在吴跃光的带领下,项目大力推行创新创效工程,成立创新工作室,搭建创新创效平台。围绕施组优化、工艺革新、工效提升、装备升级、智能化建设等工作开展研究应用,组织技术骨干先后进行了浅埋高速铁路双线隧道大断面微台阶施工关键技术等多项攻关,推动工程优质高效建设。
   “干最难的,但一定要交最好的!”吴跃光常这样说道。成渝中线3标在他和班子成员的带领下,进场一年多来就实现了全线“十个第一”,被评为成都铁路局建设先进集体,在去年下半年渝万公司开展的信誉评价中获得第一名A+;在今年上半年渝万公司开展的信誉评价中也是名列前茅获得A的好成绩。
  (谢崇志 彭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