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版:集团新闻总第3295期 >2024-10-25编印

科技引领 匠心铸造
中铁五局8项工程获詹天佑奖
刊发日期:2024-10-25 阅读次数: 作者:谭武军
  综合消息10月22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大会暨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土木工程》首发仪式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会议公布了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奖工程名单,中铁五局参建的8项工程获得詹天佑奖,其中1项工程获得特等奖。
   中铁五局参建的这8项工程中,荣获詹天佑奖特等奖的是北京至张家口高速铁路工程,获得詹天佑奖的7项工程分别是拉萨至林芝铁路、新建浩吉铁路工程、成都至贵阳高速铁路、成贵铁路玉京山隧道、云南省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武汉三阳路越江通道工程。
   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线路起自北京北站,至张家口南站,线路全长174千米。京张高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服务线、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示范线、京张铁路历史文化的传承线,功能定位高,社会影响大。中铁五局承建的京张高铁工程主要为一站一隧一站房工程。一站即八达岭长城站,一隧即新八达岭隧道,一站房即八达岭长城站站房,采用站隧合体方式修建。八达岭长城站位于北京延庆八达岭长城景区内,毗邻八达岭长城,总建筑面积49500平方米,分为地面站房和地下站两部分,是目前国内埋深最大的高速铁路地下站和最复杂的暗挖洞群车站。
   拉林铁路是西藏高原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也是集高海拔、强震、峡谷风、强雷暴、强紫外线、高地热以及极端温度等多种恶劣环境条件于一体。中铁五局承建拉萨至林芝段站前工程3标、5标两个标段共计82.5公里的施工任务。其中全线重点控制工程桑珠岭隧道全长16449米,藏噶隧道全长8755米,德吉隧道全长1715米,明则特大桥全长3376米。中铁五局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克服了超高地热、超强岩爆、冰水沉积层、风积沙等地质难题,创造一个个工程奇迹。
   浩吉铁路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最长的货运铁路,是我国“北煤南运”新的运输通道。中铁五局承建了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5标、土建综合15标两个标段共计64.6公里的施工任务。重难点工程两隧、两桥和两站,即18.06千米的全线第三长大隧道西安岭双洞单线隧道、7430米的工期控制性工程黄柏岭隧道、840米的站内四线桥故县特大桥、313.74米的上承式钢管拱桥洛河大桥、隧站桥相连的洛宁西站和105米超高边坡开挖的卢氏车站。
   成贵铁路全长约632千米,为铁路客运专线,实现了成都和贵阳西南两大客运中心的高铁互联互通。中铁五局承担的乐山至贵阳段9标全长32.3千米,管段桥隧比例高达98%,其中4.5座隧道均为高瓦斯隧道。工程建设中,项目部全面开展科技攻关和创新实践,解决了应山岩隧道穿越古滑坡体、玉京山隧道进口瓦斯突出工区施工、玉京山隧道穿越巨型溶洞暗河处置等技术难点。
   成贵高铁玉京山隧道,长6306米,位于云贵高原环境敏感区。施工中遭遇了一座巨型溶洞,其面积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在世界范围也是极其罕见的。建设者加强技术攻关,巧妙利用100万方隧道弃碴回填溶洞,成功实现了在弃渣体内修建432平方米的超大断面隧道,并在隧道内铺设了长度184米的大跨度桥梁。该隧道的成功修建,实现了高悬岩溶隧道建造技术的瓶颈突破,形成了富有创新性的隧道穿越巨型溶洞建造技术。曾获得国际隧道行业2020年ITA“攻坚克难”奖。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是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措施,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主要由德泽水库、干涸泵站和输水线路组成。中铁五局承建了全线第一长隧大五山隧洞和全线第二长隧大公山隧洞总共27.63公里隧洞主洞段任务。建设中,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在高地震烈度区工程处理、设备选型突破、泵组安装探索、长隧洞复杂地质条件专题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全线采用隧洞输水方案,保持了原地貌、地表植被、水系的完好性,实现了生态文明工程的目标。
   深圳地铁6号线是深圳市中西部轨道交通快线,加强了与东莞等周边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沟通联系。中铁五局主要承担了民乐停车场及出入场线隧道、停车场轨道等施工任务。该项目是国内首座以桥梁结构完成房屋使用功能和唯一同时上跨三条高铁隧道的群桥结构(16座)的大型工程。在出入线隧道开展的 “复杂环境超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双护盾TBM掘进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最小曲率半径仅为260米,达到了TBM转弯能力极限,施工难度为当时亚洲之最。
   武汉三阳路越江通道工程是连接江岸区和武昌区的过江通道,是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7号线共用过江通道,是世界上首条建成的公铁合建盾构隧道。工程建设中,开发了公铁合建多通道立体疏解交通技术、超深地下连续墙正反螺纹连接技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工具式定型化施工技术等,为武汉三阳路越江通道工程顺利建成和安全运营做出了重要贡献。 (谭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