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高铁“八纵八横”渝昆高铁的建设一线,一位95后技术员,常年与群山为伴,与晚霞共舞,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在平凡岗位书写出彩人生。他是2024年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州公司渝昆项目技术员王富烈。
把青春写在大地上
“修路就是我的长征路。”2016年,刚从学校毕业的王富烈背着行囊,远离故乡,开始了属于他的征程。
初到工地,一切都是陌生的,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没有想象中容易。但在长期的实践和学习中,王富烈有了自己的心得,那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反正多学多做总没错。”他说,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熟能生巧。
为了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他从基本功学起,白天跟着师父跑现场,学放样学测量,学技术学计算,晚上看作业指导书、技术方案,绘制交底图、施工图。
在他的上衣口袋里,永远放着一本巴掌大的笔记本,不管是在机器轰鸣的隧道里,还是在烈日炎炎的路基上,亦或是人声嘈杂的食堂里,他都随时随地拿出来记笔记,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
“好多刚毕业的大学生要面子,不好意思问,怕让人觉得‘读那么多书还不如一个工人’。他不怕,什么问题都打破砂锅问到底,什么时候都能放下面子虚心请教。”说起这个徒弟,项目工程部副部长马卿充满了肯定与自豪。
发挥螺丝钉的价值
钢筋、水泥、混凝土……这些是王富烈脑海里出现最多的词组。
“虽然螺丝只是铁路修建过程中的一个小零件,但却必不可少,它有微小的价值。我同它一样,希望发挥螺丝钉的作用,跟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一起转动高铁的齿轮。”
“来了来了”“马上到”“这就去”……在现场,王富烈永远是跑在最前面的那个,在项目降本增效中,也是第一个迎难而上,不分日夜勘察现场。他根据炮孔布设、装药量控制、人员定位情况及钻爆效果做出循环跟踪,最终爆破达到“准、平、直、齐”四字方针效果,减少了喷射混凝土的超耗。
渝昆项目开工以来,班组担心初支变形影响二次混凝土浇筑厚度,以保守的思想控制预留变形量。这就导致混凝土超耗问题严重,成本损失巨大。他不顾班组的阻拦,多次重新测算预留变形量,他说:“要过紧日子就要算清现场每一笔账,不能稀里糊涂。”
最终,在项目部领导的支持下重新利用3D扫描,通过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剖解,算出平均预留线型17厘米,控制到7-10厘米范围内,平均每延米二衬浇筑减少1.63-2.33立方米。
创新创造赋能安全生产
在项目上,大家都叫王富烈 “思考哥”。因为他是出了名的爱动脑筋,改边坡绿化洒水管装置、自制吊挂式养菜神器、工人手机定位小程序等,每天都在想出“新花样”。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对他来说,他真正想做的,是解决更大的难题。
“机械化作业并没有覆盖全部工序,有的高风险作业仍然需要人工进行,工人们也想杜绝风险,但是苦于没有技术。”长期与一线工人打交道,进行技术交流,王富烈敏锐地观察到了工人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也听到了他们的 “心声”。
在隧道,他亲眼见到人工安装槽道需要三个人配合进行,一人用安全绳固定槽道,一人移动至准确定位槽道,一人要穿过最大只有30厘米的空隙进行模板内部调整槽道,安装T型螺栓,在狭小的空间里,工人们根本无法佩戴安全帽,且台车已涂刷脱模剂,光滑无比,稍不留神就会出安全事故。在项目领导的支持与鼓励下,他将“槽道定位工装”作为创新的“首战”。
“隧道就是主战场,我必须冲锋陷阵。”王富烈开始熬夜做设计图,一有思路就与加工中心技术人员探讨,对比重量选材料。他不停地在 “设计-加工-试验”间循环往复,在第15次工装“出炉”后,他倍感欣喜,就在他以为要成功时,却发现由于隧道衬砌台车旧端头方向设计有16厘米软搭接头,而固定装置长度仅误差1厘米导致无法安装,于是又连夜重新加工,最终满足了现场要求。
“有了这个新工装,终于可以抛弃吊装方式进行槽道安装了,再也不用每次都提心吊胆。”在使用过程中,工人王怀良对槽道定位工装表示了认可。
小工装简单易学,操作便捷,实用性强,对作业人员水平要求低,仅需通过滑动装置便可将槽道移动调整至设计位置。王富烈亲自给施工人员演示培训,并进行技术交底,工人们纷纷采用新工装进行施工,降低安装风险和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安装精度,优化了工序循环。
“没想到能获奖,这份荣誉属于大家”他说,“是荣誉也是动力,我会继续保持初心,鞭策自己,走好自己的赶考路。”
(田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