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版:集团新闻总第3273期 >2024-05-17编印

强化组织保障紧盯关键环节坚持创新引领
——成渝中线3标持续深化项目标准化管理经验材料
刊发日期:2024-05-17 阅读次数: 作者:
  成渝中线重庆段站前3标,全长31.875千米,一公司负责线下工程,主要有桥梁17座,占比74.9%;隧道5.5座,占比18.3%。自2022年12月开工以来,项目部严格落实项目现场标准化、项目管理标准化、工艺流程标准化、工装配置标准化管理要求,全力推进工程高效高质建设。2023年、2024年连续获得成都铁路局劳动竞赛先进单位,2023年下半年信用评价排名第一名,玄天湖大桥为渝万渝黔公司首批八个标准化示范工地之一。项目深化标准化管理主要做法有: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保障,为深化标准化奠定组织基础
   1.锚定建设目标,提高标准化建设思想认识。围绕业主提出的“把成渝中线建成中国高铁精品工程,国家战略标志工程、世界高铁标杆工程”目标,明确了“以标准化建设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保障建设目标”的思路和要求,形成了深化标准化建设思想共识。
   2.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公司层面成立了深化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现场工作组,负责标准化建设现场推进。在原有六部一室基础上增设科技部,负责研发智能管控平台、工艺工装改造等。
   3.细化管理措施,压实标准化建设主体责任。一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标准化管理行为。制定《开工标准化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构建了易于操作、权责清晰的管理体系,规范项目标准化管理行为。二是强化学习培训,提升标准化施工能力。制定工序标准卡控表,关键工序安全条件确认表,学习各工序管控标准,综合提升标准化管理能力。三是围绕工序管理,建立班组长安全质量责任制。将班组长纳入项目统一管理,明晰和压实班组长职责,有效促进现场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四是围绕风险管理,织牢安全质量管理网格。制定《安全质量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内容及流程,使项目安全质量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项工作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4.建立样板引路,打造标准化建设示范标杆。一是在玄天湖景区打造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示范段。二是在土桥枢纽互通双线特大桥、关山坡双线特大桥打造“1234”桥梁快速施工示范段。一条主线:即进度第一,效益为先;两个概念:即17座桥集约为1座桥管控,附属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三项策划:即施工组织策划、商务策划、现场管理策划;四项成果:即形成资源配置施工组织标准、工艺标准、工装配置标准、培养成熟的技术管理人才。三是在玄天湖大桥构建智能管控中心,打造智能化创新应用示范点;四是打造管理新概念亮点。推广安全质量网格化管理、安全质量助手、隧道全寿命周期的数字孪生、弃渣场的“一场一景”、表土剥离保护等。通过示范点、示范段、示范样板和亮点的打造,带动整个标段全面推进项目标准化建设。
   紧盯关键环节、强化现场管理,为深化标准化夯实管理基础
   1.加强开工策划。一是分析开工条件,明确开工标准。结合业主开工标准化要求,编制《工点开工标准化管理办法》,明确各工点开工标准。二是加强临建策划,以临建工程标准化为起点,树立标准化建设意识。坚决摒弃花钱提高标准搞标准化的认识,而是投入管理精力抓临建工程规划布局、工程质量提升标准化水平。通过BIM建模,对大临设置、人员驻地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达到场地布置有序,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目的。三是集中力量快速开工。进场后,针对主体工程各项前置条件梳理任务清单,制定时间节点,集中力量,逐一突破,形成快速开工条件。进场以来取得了物资中心库、1#加工中心、1#拌和站验收以及隧道进洞、桥墩封顶、首环仰拱浇注、首板二衬顺利浇注、首个0#块浇筑、首台智慧造桥机投入使用 “九个全线第一”的好成绩。
   2.严格源头管控。一是方案管理。落实附属“一处一方案”,通过现场航拍,结合BIM+GIS技术,深化桥隧、路隧衔接设计,细化防护栅栏、截排水沟、边坡防护位置关系,实现边坡防护横向到边、竖向到顶,防护工程一次成型,便于后期顺利交验。二是原材料管理。针对地材的质量不稳定、不可控,组织砂石料自产,实现“质量可靠、成本可控、供应稳定”目标。成本较市场价降低27元/t,平均每方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节约28.8kg,且强度稳定。三是劳务合同管理。采用多工序承包模式,减少班组间干扰,减少管理人员和机械设备,减少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强化班组考核,在合同中约定班组预留结算费的1%,项目补充1%,合计2%作为项目对班组安全、质量、进度、环水保、文明施工等考核基金,每月对班组进行考核。 (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
   3.强化过程管控。一是强化隧道施工工艺管控,筑牢过程控制标准化。严控光面爆破工艺,提升隧道超欠挖水平,喷射混凝土消耗从前期200%降低至182%。细化喷射支护工艺,提高初支施工质量。采用“三喷两刮两检、三台阶分区喷射、三步调整参量”的施工技术,各作业面配置喷射砼不同长度刮板,提升喷射砼平整度。应用防排水工装,克服防排水质量通病,保证固定点间距满足要求、线性美观,在环向盲管位置加密热熔垫圈数量,保证防水板背后无脱空。注重仰拱施工细节,做实工序质量标准,采用36m自行式全幅模板仰拱台车,实现仰拱钢筋绑扎、衬砌浇筑、填充浇筑同步施工,仰拱衬砌混凝土全幅一次浇筑成型,提高工效,保证仰拱曲率及混凝土质量。严管衬砌浇筑过程,力争二衬质量零缺陷,以厚度、浇筑过程、预埋槽道作为卡控重点,将责任落实到技术主管、值班施工员,收集逐窗浇筑捣固视频,定期考核,在第三方衬砌雷达检测中合格率达到100%。二是强化桥梁施工工艺管控。优化墩身模板工艺,采用一体化钢膜。墩身模板、防护围栏、操作平台以及人行爬梯标准装配式结构,安拆方便,提升模板安装效率,降低高空作业风险。顶帽钢筋在钢构厂内绑扎成型,运送至现场整体吊装入模,节约了工序作业时间,降低了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每个桥墩顶帽施工减少作业人员4人,时间节约2天。
   坚持创新引领、推进智能建造,为深化标准化管理赋智赋能
   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领,推动党建创新、构建智能管控平台、优化工厂设备、应用新型工艺工装,为深化标准化管理赋智赋能。
   1.推动党建创新,强化组织引领保障。党支部认真落实局党委打造“成渝先锋”党建品牌要求,积极推进政治领航、思想铸魂、人才雁阵、强基聚力、廉洁护航、创新创效“六大先锋工程”建设,促进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开展。一是加强党建引领。持续打造先锋文化,以新老成渝精神为主线,打造“开路先锋”文化和廉洁教育长廊,定期组织文化大讲堂,开展“重走老成渝路”活动,使“开路先锋”精神成为全员奋进动力。二是推动党建融合。以“三勇”活动为统领,持续开展“创岗建区”“提质增效、党员先行”“党员突击队”等活动,切实发挥党员在生产管理、创效创誉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 “工地安全小黑板”“党员身边无隐患”等活动,构建“党员安全监督岗”、群安员、青年安质岗等安全监督保障网络,筑牢安全防火墙。三是夯实党建基础。推行党群工作行为管理,确定了33项党群日常规范性工作,以党建标准化带动项目管理标准化。持续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积极打造“巴山青、蜀水绿”廉洁文化品牌,营造清正清明的工作氛围。
   2.构建管控平台,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在玄天湖“两隧一桥”智能建造区段设置智能化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利用“LOT(物联网)+5G+AI技术”,构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对施组要素进行“云”端管控,统筹调配资源,实时监测工程进度;安全管控方面,建立以AI监控为载体的“防火墙”,通过隧道防坍塌预警、隧道“1+7”告知台等功能,实现施工全过程安全监控和预警。质量控制方面,通过对材料、试验、过程、影像的数据溯源及关键工序的监管,实现施工质量自管自控。构建全域一体化环水保生态屏障“监测仪”,降低施工对区域生态链影响。
   3.优化工厂设备,提升产品加工质量。一是构建智能钢结构加工中心。集钢筋、网片加工,钢筋笼、小导管、网片、型钢焊接生产线为一体,提升产品加工精度,作业人员减少了12人,生产效率提升了30%。二是拌和站配置智能化生产线。通过在信息化室远程集中控制和拌和站物料系统运用,实现混凝土生产“人机分离”,彻底杜绝了人为干扰、操作失误造成的混凝土质量风险。
   4.应用新型工装,提高工程建设品质。一是桥梁工装应用。在桥梁施工中,应用了大量桥梁工装,以提高安全、质量、进度。如桩基超声波成孔检测仪,相比传统的检孔器检孔,具有更高的精度、效率和可靠性,能更早地发现问题。目前已完成3875根桩基,均检测为I类桩。连续梁施工智能悬臂造桥机,相比传统挂篮拼装节约40小时,工效提高15%。二是隧道工装应用。应用三臂凿岩台车、拱架安装台车、锚注一体机、仰拱栈桥台车、智能衬砌台车、养护台车等构建隧道智能工装谱系,其中自主研发的智能衬砌台车配置信息化管理系统,集成了温度和流量监测、分窗浇筑监控、振捣控制、防脱空检测、软搭接监测、拱顶压力监测、视频监控及故障报警等监测、监控功能,实现二衬混凝土浇筑全过程管控,提升二衬施工质量。三是路基工装应用。抗滑桩施工提升设备采用了门式起重机,相比传统卷扬机在防倾覆方面更为安全,配备通风、抽水、硬质爬梯、防坠器及应急逃生软爬梯等安全设施。
   项目部持续推进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在品质提高的同时,施工效率大幅提升,实现了项目产值连续三个月破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