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习斌,1987年7月出生,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建筑、市政、公路),注册安全工程师,中施企协科技专家和质量专家、贵州省质量安全协会专家。现任中铁五局建筑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负责公司技术管理、科技研发、设计院、BIM及信息化工作。
敢为攻坚克难的急先锋
在基层工作期间,丁习斌作为项目总工程师先后主持完成4个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其中福泉市演艺服务中心项目工期仅83天,总造价1.6亿元,为确保黔南州第九届旅发大会顺利召开,面对前期图纸滞后、工期紧张的困难,他通过不断研究优化设计和施组方案,带领项目技术团队秉持着攻坚克难、永争第一的“铁军”精神,最终按期交付优质工程并被黔南州旅发大会表彰为 “项目建设优秀单位”。福泉市两馆项目工作期间,针对项目难点、特点,他带领技术团队攻克了300吨吊车在地下室顶板行走吊装、24榀主梁高空对称成拱拚装等多项技术难题,项目先后获国家级QC成果1项、专利授权4项、省级工法2项、黄果树杯,并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他聚焦于夯实基础技术管理工作,突出技术引领作用,通过将标前施组纳入技术中心管理,在组织完成300多个技术标编制工作的同时,实现了重难点项目标前技术评审率100%和技术标“零废标”。他带领技术中心团队累计对公司121个项目开展驻场帮扶、施组方案策划和编制、科技开发、BIM及信息化应用、工程量计算、设计优化和验算、绿色施工和创优策划、工程资料、现场迎检及观摩会等技术服务400余次,充分发挥公司后台技术力量,为项目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争做科技开发的排头兵
担任公司技术中心主任以来,他以“强化自主创新,深入集成创新,探索联合创新”为导向,在科技课题立项及补助、科技进步奖、工法、专利以及绿色施工等多个方面实现突破,牵头开展各类科技课题项目研究110余项,其中获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立项5项,中国中铁股份公司课题立项6项,累计获立项补助600余万元,通过课题研发形成省部级及行业协会级工法94项,授权国家专利211件。课题成果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公司获詹天佑奖1项、贵州省科学技术奖1项、贵州省专利奖1项以及中施企协、中国铁道学会等多个国家一级协会科学技术奖7项。通过绿色创新指导建成中施企协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施工水平星级项目3项、贵州省级绿色施工示范工程15项及贵州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7项。他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加强成果转化全周期管理,实现转化范围及效率双提升,总结提升铝合金模板、石膏砂浆薄抹灰、附着式爬升架、装配式叠合板、装配式楼梯等多项房建专业普及性广的新型施工技术,开发的工法、专利及绿色施工相关示范成果,在公司30多个项目推广应用,实现经济效益约1400万元,带领公司技术团队先后解决了多个项目施工难题。
勇当创新创效主力军
为提高公司EPC项目建设效益、节约时间成本,丁习斌带领设计团队对13个重点EPC项目进行管理和服务,提供设计优化意见36次,优化意见670条,累计优化效益约6044万元,为施工总承包项目提供设计技术服务累计192次,创效金额约810万元。为推广BIM及信息化应用、找准工程BIM技术应用创效点,他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开展近30个项目机电管综优化,有效减少人力成本投入,加快BIM成果输出,创造了1000余万元经济效益,同时带领团队获得各类BIM大赛奖项38项,完成的信息化管理成果获中国中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一等成果。为推进工程信息化建设,他带领着技术中心团队通过运用零代码技术,自主研发搭建了公司工程信息管理平台,集成了财务、人资、生产、经营、商务、安质、技术等系统通用数据,打破了各层级、各系统之间壁垒,平台先后为主要职能部门提供了定制开发服务33项,共计收集处理数据26万余条,为5个重点项目提供定制服务149项,共计收集处理数据12万余条,实现了企业及项目个性化业务定制应用,大幅提升了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组织完成的信息化管理成果获中国中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一等成果。 (陈静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