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270期 >2024-04-26编印

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刊发日期:2024-04-26 阅读次数: 作者:
  华南公司 赵瑞红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一场诗意的盛宴如期而至,近日,《2024年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开播。自2016年首届以来,这个舞台就如同一个时光隧道,带领我们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重温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蕴含着深沉的家国情怀。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丽景象,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沉痛感慨,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到“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忧国忧民,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如同一条红线,贯穿古今。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祖国铁路建设的壮丽篇章,也深深的感受到这份情怀更是被身边无数建设者以实际行动诠释得淋漓尽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云贵高原,山势陡峭,深涧密布,沟壑纵横,每一寸土地都写满了险峻与艰难,但建设者们并未因此而退缩,他们扛着上千斤的器械进了山,在山脉之中挖掘隧道、铺就铁轨,完成了当时铁路建设史的壮举,打破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困局;青藏高原,地势高峻,空气稀薄、冻土连绵,在这里修建铁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建设者们却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冒着低温和缺氧的危险,身背氧气瓶,爬冰卧雪,迎风战寒,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奇迹,为祖国高原修建了一条繁荣富强的大通道。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现代社会虽然交通、电信、网络把时间、空间都缩小,不再有古时“鸿雁传书”的无望寄托和“寄书长不达”、“家书到隔年”的翘首以盼,但他们也有着长年累月远离父母、妻儿的心酸无奈。在铁路建设的背后,是无数家庭默默的支持与付出,男有李白之豪情,曾叹“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道出了远方游子对家乡故土的深深思念;女有李清照之柔情,吟咏“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她们在家中默默守望,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期盼着家庭的团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铁路建设者的奋斗与拼搏下,中国铁路历经沧桑,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笔下的浪漫想象,如今在铁路的助力下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复兴号”跑出了令世界赞叹的“中国速度”,让“天涯若咫尺”成为现实。展望未来,铁路建设的蓝图上更是充满了无限可能与希望。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铁路建设将迈向更加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新征程。
   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我听到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也感受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而这些正是建设者们精神的真实写照,他们用智慧和勇气破浪前行,为国家的未来发展筑起坚实的基石,用汗水和努力书写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