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269期 >2024-04-19编印

重走成昆路
刊发日期:2024-04-19 阅读次数: 作者:
  华南公司 伍毅夫
   我回四川眉山市探亲,应家人的邀请,坐火车去攀枝花市二滩水电站参观,我欣然同意。心想也正好在成昆线上坐一次火车旅行,看看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参观二滩水电站回程路上,我专门在喜德车站下车,因为喜德是我在修成昆线时驻扎时间最长的一个工点,下车后直奔到喜德车站附近的烈士陵园,这是我第二次来到陵园。第一次是成昆铁路通车后,我转移新工地时来过一次,所以这次轻车熟路,不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一进门就看到耸立的纪念碑上写到修建成昆铁路因公牺牲职工陵园。碑座上写的毛主席语录,涂上红油漆的字还很清楚,内容是“成千上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着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我站在碑前向烈士们三鞠躬,然后寻找他们一个个的名字。在进门口左边第一排第一座墓就是我的师傅,一位老风钻工刘炳文的墓。他是河北省徐水县人,1957年入路,1964年从北方调来支援成昆铁路建设的。那是在成昆线我们队施工的尼日一号隧道开挖中,他教我怎么打风钻……我围绕着烈士陵园走了一圈,看到有一百多座墓地,统计一下,光是从营山县入路就有十一名同志牺牲。他们大多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的还未结婚,有的还没有小孩,正当青春年华,就把生命献给了成昆铁路的建设。
   离开烈士陵园,我坐车从喜德县城往北走了三公里左右,来到我曾经修建的塔山二号隧道洞口,看到洞门上我写的塔山二号隧道的几个大字熠熠闪光,像一座丰碑耸立在塔山之中。回忆起1970年7月1日在这洞口迎接热烈庆祝成昆铁路七一全线胜利通车的彩车通过时的情景。铁路两旁站满工人和当地群众,青山也露出了笑容,河水也掀起了欢腾的波浪,人们在这峡谷中第一次听到列车的汽笛声,看到了彩车缓缓通过隧道。我们跳跃,我们欢呼,一位隧道工人激动地对我说:“我们终于盼到这一天,成昆铁路通车了。”
   当天我乘坐汽车来到了沙木拉打隧道参观。这座成昆线最长的隧道,虽然不是我们单位修的,但是我对她情有独钟。那是1966年初冬,我们队刚完成成昆线一期工程,从大渡河向喜德转移。我随队里的职工徒步行走穿过这座隧道,看到隧道勾起了我当时行军穿过沙木拉打隧道的情景。
   当时沙木拉打隧道导坑已经贯通,还没有铺底碴。导坑里坑坑洼洼,有很多水凼凼,走起路来高低不平,高一脚低一脚,有时踩到水坑还沾满一身水。由于隧道长,灯光照明暗,只听到隧道两边的水沟里哗哗的流水声。一位隧道建设单位的负责人给我们带路,因为我当时是我们队转移工地职工的宣传员,那位负责人边走边对我说,沙木拉打彝语是开满索玛花的山谷,这里地处凉山小相岭瓦吉木梁子的最高处,是金沙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向北流入大渡河向南流入金沙江。隧道全长6383米,是成昆线上最长的隧道。在开挖这座隧道时,由于机械缺乏,只有靠人工打眼放炮,用小翻斗车出碴。地下水也特别大,每天涌水500吨,加上岩层不稳定土质松软,多次发生坍方,每月只能进200米。职工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花了7年时间才完成施工,打完这座隧道就有136名职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看到洞门两边的标语写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就是最好的诠释。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离开隧道,向新工地方向走去……
   这时喜德方向开来一列火车停在沙木拉打车站,汽笛声打断了我的回忆。我急忙登上这列北上的列车,再次穿越沙木拉打隧道。列车在隧道里平稳地前行,窗外路灯闪闪而过,心情特别激动……
   列车驶出沙木拉打隧道一路前行,我看着沿线的风景,比我那时第一次徒步走过成昆铁路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昆铁路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特殊的贡献,我感到作为一名成昆铁路建设者而骄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