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版:党群园地总第3267期 >2024-04-05编印

平凡但不平庸
刊发日期:2024-04-05 阅读次数: 作者:薛长泰后云川
  一片匠心,一份执着。自2010年西南交大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李强始终扎根工程项目建设一线,精研技术,深耕管理,历经多个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高速公路、市政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的磨炼,从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项目总工程师。
  一
   成都公司龙头港铁路专用线项目的一部分并入既有渝怀线,与渝怀线共用接触网电力线。渝怀线每天运行50趟列车,必须要加快施工进度,对既有设备进行更改,达到新旧共用标准,啃下整场施工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李强敏锐地意识到,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想在每天50趟列车行驶的渝怀线旁施工,做好施工组织调整,是本项目必须破解的难题。
   刚到项目,李强就立即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审核图纸,进行现场踏勘,编制施工方案。为了尽快编制出切合现场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李强和同事们铆足了劲,白天到现场进行踏勘,查看运输通道和地形地质条件,晚上总结情况,仔细核对工程量等,计算各种材料设备的数量。有时候琢磨得太入迷,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经过20多天的反复修改和论证,他们熟练掌握了临近营业线施工的各项危险源防治、设备更换以及接触网施工技术,编制的施工方案获得了业主、铁路局专家的一致认可,为项目的大干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往后的日子里,李强和同事们全身心投入到方案实施过程中,向挡在面前的一只只“拦路虎”发起了一次次冲锋。一遍遍勾画最佳材料运输路线、一次次试验配置高性能混凝土、一遍遍调整方案运行......
   在历时15个月后,一条条钢轨、一根根接触网线路、一座座房屋呈现在眼前。“我感觉我们这么多时间的努力,就是在为这一刻做准备。”李强心里深有感触。
  二
   “咱们是来给企业创造价值的,只有这个大家好了,我们的小家才能好。”,项目刚进场李强便立下了“小目标”。
   新建隧道和既有隧道之间有12根隔离防护桩,最长桩长达40米,地势险要,人工挖孔工期长、风险极高。在隧道开始施工前,李强在隧道口留下了无数个脚印......
   李强打开思路,加班加点做方案,最后决定采用钢管群桩代替人工挖孔桩,用机械化作业代替人工作业,经过设计、代建单位及专家多次论证,方案可行并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还申请了发明型专利。
   项目涪陵西站施工之前,李强发现涪陵西站安全线原设计方案采用抗滑桩加土方填料的形式对既有铁路进行帮填,但该填方区域为死三角,填筑高差达12米,施工难度极大,且极易对既有运营铁路造成影响。
   他力求从“四新”技术上寻找突破口,最终做出了“钢管群桩+轻质泡沫混凝土”的方案代替原设计方案,目前已顺利施工完成,并扭转了亏损局面。方案是成都铁路局范围内既有线帮填施工中的首例,得到了参建各方的高度认可,并入选为股份公司第三期典型案例。
  三
   对于技术管理,李强认为做好一个项目既需要清晰的思路,更需要超前谋划、精细管理。他严格执行企业管理制度,同时深入施工现场,充分掌握项目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保证项目效益提升。
   每次下班后,李强都在办公室认真复盘一遍今天“攒”出的各项经验,确认一遍工程进度、劳动力机械适配度等。对于明天即将施工的部分,做到心中有数。
   心怀热爱和感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李强,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小目标”,就是实现技术传承,为单位培养出一支学习能力好、创新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四电队伍。
   为了保证“传帮带”高质量、过得硬,李强利用业余时间一遍遍“逛”网上的各种技术论坛,请教铁路局以及兄弟单位,拼命学习先进知识,并沉到一线,对利用大规模“天窗”施工的组织、技术关键点和排障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不仅提高了施工质量,而且培养了很多“四电”精兵强将。
   山水相依、步履不停,山高水长,映照初心。李强用脚步丈量着大地和时光,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建设者的奋斗风采。 (薛长泰后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