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258期 >2024-01-26编印

严师暖姐
刊发日期:2024-01-26 阅读次数: 作者:
  贵州公司 杨韵竹
   前几日第一次跟随公司党工部任部长到滇中引水项目出差,在高铁上,我想起七月份见习生培训初见任部长,她留着齐耳中分短发,一身套装干净利落,语言铿锵有力,气场十足。“这样的女强人,会不会不好相处啊?会不会很凶啊?可是她居然愿意在高铁站等我两小时,好像又还行。”与任部长会合之前,我心里惴惴不安,但是这份不安从在高铁站见到任部长时便消散了。
   “任部长好。”第一次独处,打招呼时止不住的紧张。
   “叫我梅姐就好啦,走吧,我们出发去项目部了。”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称谓的转变,我内心的紧张、不安瞬间无影无踪。
   “小杨,等下跟我一起采访总工董总,观察我是如何采访的。”采访中,很多工程专业名词头一次听,一头雾水,也担心打断采访,不敢当场询问。梅姐似乎观察到我的困惑,采访间隙,她告诉我,新闻采访一定要充满好奇,打破砂锅问到底。她第一次听到“倒虹吸”,便拿着纸笔向董总请教,通过反复画图直到弄懂、弄透。
   当天晚上,开展员工心理团辅,从未摸过单反相机的我被安排负责拍摄,有点茫然。“来,多熟悉相机功能,多角度多拍,总有能用的。”梅姐鼓励我。“我试试,梅姐!”从项目部到工区,一晚两场团辅活动,全程两个多小时找各种角度拍摄,手臂酸痛无比,但是好在照片获得认可。
   “小杨,把我们这几天采访的内容整理出来写篇两千多字的稿件。”“哦……好。”我缓慢回应着,在担心中挑战我的首创。连续三天整理采访内容形成初稿。“我们不是很厉害了才开始,而是开始了就会慢慢的变得很厉害,整体内容比较清楚,但要有动人的故事文章才有可读性,我帮你修改你再对照领悟学习。”听完梅姐的夸赞,我有了动力。
   后来,梅姐带我陆续出差,赶路途中,我们在高铁候车室、高铁座位上、盘山路上打开电脑,争分夺秒写报道、挑视频、做后期,让我没想到的是,梅姐也在剪视频,她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都分担一点工作内容,这样你一个人工作起来也不累嘛。”由于高铁上信号较差,我们每到一个站点就赶紧传视频,尽量及时把报道写出来,确保新闻的时效性,如今回想起来,那段时光还挺有意思的。
   “每天早上跑一跑,以更好的精神面貌迎接一天的工作”,梅姐的自律也成功带动了我这个平时不愿多走一步路的人。或许早上的跑步我不能参与,不过饭后散步我积极参加。和梅姐的散步,是快走,强度不亚于慢跑,但是能于宽阔的道路上感受自由、于田埂上畅快呼吸,体会四周不断变化的美景。在她的感染下,我发觉运动是门艺术,一起一伏呼吸变化的节奏,小腿肌肉隐隐传出的酸痛,比起蜷缩在电脑前敲敲打打,确实痛快不少。
   “你这行李箱好重,我们俩换一下。”有时候目的地火车站年代久远,设施陈旧,没有电梯,只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步梯,梅姐就会跟我互换行李箱,“我抬着都有点困难,你哪拎得动嘞。”在高铁上,能随时见到她从背包中拿出各种水果零食,细致入微地照顾大家。
   和她共事期间,充实又有收获,通过交心,我从刚开始的不爱说话、胆子小,进步到有话说、大胆试、愿请教;她给我的印象也从雷厉风行、正言厉色,到推心置腹、和颜悦色,成为我心中的的严师暖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