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司 赵海涛
在五公司滇中引水项目部,有这样一对“夫妻档”,他们常以笑容待人,深得领导同事喜欢;他们工作繁杂,但经手之事无不有条不紊;他们夫妻同心,携手共度30余年头,历经十余个项目聚聚分分,共同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了“小家力量”。
他们便是综合办公室的副主任张主任,以及物资部的副部长周部长,我唤为“张叔”“周姨”。工作三十余年来,夫妻俩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各自的岗位上大展才干,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
“那时的他呀,皮肤黑黢黢的,但会说话也很勤快,别人都夸他活干得好。”周姨回想起在广大铁路项目和张叔刚认识那一会,嘴角止不住地上扬。彼时,25岁的张叔每天开货车运砂石料,脸被晒得黝黑,与砂石和工场为伴的他,像是对其它事都不关心,却唯独对队上正值桃李年华的车工周姨看对了眼。
“多亏了咱五局的同事介绍,我才遇上了你周姨。”思索了一阵,张叔说道。据张叔回忆,他和周姨第一次见面是在队部,那时的他见正在车床边加工工件的周姨手脚利索又长得漂亮,便随口向队长问了句女生是谁。就这样,在当时队长的介绍下,两人算是认识了。
相识一年多,在张叔的追求下,两人走到了一起。因为工作脱不开身,两人匆匆回了趟老家,见了父母,领了结婚证,便又急忙赶回项目。没有办上婚宴、亲手为妻子穿上婚纱成了张叔心中的遗憾。
1993年,中铁五局参建的南昆铁路贵州段正式开工,刚在一起的两口子一同被分配在了这里。彼时的项目任务重、难度大,为了实现早日通车,项目全体员工铆足了干劲,在一线日夜无休地奋斗。张叔作为一名大车司机,早上6点起晚上12点休息成了那段时间里的作息常态,妻子周姨稍好点,白天努力把手中的活干快点,差不多晚上9点便能下班,便烧起热水煮起热菜等着张叔回家。张叔回来时也常会捎带到镇上买来周姨爱吃的石榴。虽然生活艰辛,两人倒也过得有滋有味。
“你周姨那会在巧马镇上的队部,因为汽车零件需要得紧,原本细嫩的双手,几个月车件摸下来起了很厚的茧,我也整天开车在外面跑,很晚才回,虽然心疼,可为了工程完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在两口子的参与和见证下,1997年,南昆铁路全线贯通。
“你上班去,我带娃。”2000年,夫妻俩正在内昆铁路项目工作,随之而来的一股职工下岗潮将两人分开。张叔继续留在内昆铁路昭通项目开大车,周姨则下岗回老家郴州照顾起刚满四岁的儿子。近1200公里的距离,将两人的思念拉长,长到临近寒冬收到的一件毛衣里的余温存暖,长到寄出的一封封信里的纸短情长。掌鸠河引水、宜万线、湘贵线、蒙河铁路......10年分隔两地,三四年不回家让儿子都快忘了父亲的模样,但夫妻两人也只能坚守各自的阵地,连同相思的泪在心头放下。
如今,张叔和周姨一起在滇中引水项目上班,生活条件渐渐改善,夫妻俩不用再两地分居。项目部公车分配调度、食堂主副食品对账、对外招待服务......逾近退休年龄的张叔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常常一到下班时间,周姨就跑到张叔这来,两人仍如往常一样亲切地挽着手,散散步聊聊天。年龄愈大,可两人的感情完全不见减退,反而变得更深。
“当年我干的第一个工程便是 ‘引洱入宾’,如今再次回到大理这个地方,倍感亲切,虽然一起干过的兄弟很多都不在这儿了,但这份独特的滇中温暖永远在这里。”说起现在干的滇中引水工程,张叔思绪良多。
自广大铁路项目以来,至今已有30个年头。两人从相识到相知相爱,再到共伴岁月的相守,在五局参建的一个个工程中尽情散发着平凡工作者的光与热。像张叔和周姨这样的“夫妻档”还有很多,他们舍弃“小家”成就“大家”,甘以家庭当“枝丫”,在一次次的拼搏和奋斗中吸取成长的“养料”,于挫折和困难中寻求前行的“光照”,让五局这棵“大树”岁月愈青、辉煌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