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贵州公司 钟启旺
这是我第一次跟组拍微电影,作为一个摄影小白,有些许兴奋,但更多的是畏手畏脚。在接到公司宣传部的通知后,随即收拾了一下行李,草草出发。去哪里?拍什么?全然无知,略显无措。
公司此次临时组建的摄影小组总共四人,我是其中之一,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出苦力打打杂,主要在于多看多学多悟。
我们一行乘上前往项目部的车。车辆一直往东边走,开了近3个钟头,从飞驰的高速辗转到蜿蜒的山路,难免让许久没有出过远门的我头晕目眩、直犯恶心。最终几番颠簸终于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南甲水库项目——贵州公司最偏僻的一个项目。
所谓“风景常在于险远”,我想这一路的盘山公路以及这么远的车程最终到达之地,也算得上“险远”了。初到南甲,我不禁为眼前的景色所震撼。青山高耸,雾气环绕,绿水之中荡漾着渔船,半山腰上的稻田尽显一片金黄,时隐时现的斗谷声响彻天际,这意境恍如陶公的世外桃源。
然而,我们不是来欣赏美景的,在项目部短暂休整过后,余导就开始了他的工作安排。大家伙熟悉剧本,对台词,调试设备,各忙其事。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微电影拍摄,毫无表演天分的我不是演员,干脆就搞搞后勤。
接连几天,抗着大大小小的摄影器材,穿梭在丛林小道,爬坡涉水,顶着烈日,时常大汗淋漓,每次回去身上必然会多上几个毒虫叮咬的鼓包,又或被茅草划出的一道道血印。余导总会用他敏锐的嗅觉准确的锁定一个又一个的拍摄场景。走走停停,把原本不长的剧本反复地拍精细,直到满意为止,他就是要拍出测量人的汗水,拍出工程的艰辛。我想,这就是新闻宣传工作者精益求精的态度。
有一段戏是在当地的寨子里。我们抗着设备走进古老的苗寨,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历经风雨的木质吊脚楼,它与古树、石雕图腾相得益彰,共同诉说着这座苗寨的故事。这里的寨子大多是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而我们要拍的就是一对留守兄妹。他们身上,透露着清澈的眼神与质朴的气息,同时也有着超出年龄的沉稳。我们要拍的就是他们对远方爸妈的深深思念,以及对高铁通车的强烈渴望。
历经几天努力,我们的微电影杀青。在回公司的途中,我思绪万千,想着这几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我想,更多的是领悟,领悟到通讯员与测量人的工作的艰辛,领悟到每一个工程背后是无数人的辛苦付出,更领悟到工程的意义,那就是让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能够走出去,让大山里的老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 (配图:贵州公司 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