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公司 钟启旺
听着许巍的《故乡》,漫步在异乡的路上,望着天边即将落去的夕阳,略有几分惆怅。对于故乡,我说不上是魂牵梦绕,但出来久了,终究还是有点思念的,思念着故乡那山,那水,那人,那些事儿。
我的故乡是黔渝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叫龙洞村,虽有一步跨省之便利,但距离集市还是有些距离的,所以在别人眼里就是偏僻。村子面积虽不大,但乍一看去却塞满了小洋房,如果没人给你说,你一定会以为那是一座小镇。十年以来,我见证着一栋栋木房的悄然消逝,一栋栋小洋房的拔地而起,我想,这就是小康。
故乡的山是我最钟情的。可能大山的孩子始终对大山都有着一种偏爱,即使走得再远也是如此。我对故乡的山异常向往。每当我放假回家,总会一个人登到最高的那座山,俯瞰我生活过的小村子。
故乡的山承载着许多我童年的记忆。那时候,跟着兄弟姊妹上山放牛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春天,山上的茶萢、树莓是我们的挚爱;夏天,雨季的到来催生着蘑菇,虽然我不怎么喜欢吃,但采蘑菇的乐趣却往往不在于收获的多少;秋天的空气弥漫着稻香,它在告诉我们野柿子熟了,我本是不会爬树的,只怪那果子太诱人了;冬天的草枯黄了,山里也显得有些枯燥,骑在牛背上发呆便是一种乐趣......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间流逝,我们的笑声仿佛还回荡在山谷间......
记忆中,故乡的水是清澈的。绵延的小河,贯穿村子南北,哺育着村子里的人家,不知流淌了多少个年头。夏天的小河是最热闹的。每当放学的下午,我总会和同龄的小伙伴不约而同去河边玩水。每次都是等到家里人拿着竹条来呵斥才被迫回家,虽然难免会被抽上两条,但是依旧乐此不疲,明日继续。河里的鱼虾很多,拿着撮箕,呼朋引伴,一番功夫就把螃蟹、虾米、各种小鱼一网打尽,而后回家,经过奶奶简单的油炸后,大快朵颐,余味无穷。
一湾清水,一片水田,似乎田埂上还留着我旧时的小脚印,久久没有褪去。春耕时插秧的欢声笑语、家长里短;仲夏之夜的片片蛙鸣、萤火纷飞;秋收时的金黄遍野,斗谷声响彻天际;冬天又急忙忙地种上了冬油菜。在那个没有玩具、智能手机的年代,在水田打泥巴战便是一年四季的游戏,从不会过时。抓泥鳅、挖黄鳝、捡田螺,而后生一堆火,烤着吃,原汁原味,虽味道不怎么样,但总是吃得津津有味。
故乡的水,无论是小河,还是水田,都是美好回忆的源泉,都是记忆中抹不掉的色彩,让人无比留恋。
故乡的人是我最眷恋的。勤劳朴实,互助互爱,这是所有农民共有的品行,故乡的人自然也不例外。那时候,清晨的鸡鸣与犬吠,唤醒整个沉睡的村子,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运行着。放牛的、打猪草的、耕地的、上山砍柴的.....各忙所事。
嘹亮的山歌穿梭在山间,青色的炊烟不时已上屋头,村子笼罩在一层青纱里,寂静而祥和。
故乡的节日极具仪式感。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每到春节,一大家子杀年猪,吃庖汤,写对联贴窗花,打糍粑、灌腊肠。大家聚在一起就会讨论,谁家的猪肥,谁家的牛壮,谁家收成好,谁家有余粮......诉说着一年的收成与喜悦。春节的祭祀,摆猪头供菩萨,则祈求着来年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初一到十五,村民自制的简易龙灯走进每家每户,那是最简单质朴的欢乐。
回不去故乡,道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山、水、人、事儿,都逐渐在记忆里一天天地模糊。而我,略有些惆怅与感伤。
七月在野,恋恋于乡。我想,我的乡愁大概就是,对过去那份记忆中的美好而留恋。每次久别后的归去,每次归来后的别去。离去,归来,再离去,故乡在召唤着我,我也在思念着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