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版:党群园地总第3233期 >2023-07-28编印

贵州公司党委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刊发日期:2023-07-28 阅读次数: 作者:刘怀宇
  近年来,贵州公司党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发挥,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持续巩固。
   一、突出把关定向,深耕厚植政治优势
   贵州公司党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各项决策部署方向不偏。一是把牢政治方向。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行业相关重要指示批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制定落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 “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工作台账,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一贯到底、落地见效;全面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多层级、多维度、多形式地开展宣贯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把稳战略方向。结合内外部形势,组织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了“五局领先,中铁一流,四强五优”的战略目标,规划了“围绕一个中心,聚焦二大任务,打好三场攻坚战,培育四种优势”的实施路径;同步完成了“十四五”人才发展、经营开发等专项规划,确立了企业“十四五”期间的目标任务,确保企业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前进。三是把准改革方向。坚持“盈利光荣、亏损可耻、绩效为王、人才至上”,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围绕做优公司治理,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完成各项改革任务76项,完成率100%;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制定了《员工能进能出市场化机制建设实施办法》《全员业绩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不断激发员工干事创业激情,实干争先的氛围逐步形成;全面落实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强化刚性兑现考核,经理层活力明显增强。
  二、牢牢管住大局,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贵州公司党委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议大事、抓关键、带队伍,确保党中央和上级党委重大决策部署有力贯彻执行。一是管住公司治理大局。构建了以“党建入章”为基础、以议事规则为“主体”、以配套制度为支撑的党委领导与企业治理相统一的管理体系,合理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推动“三重一大”决策走深走实,确保党委的意见充分体现到企业治理中。同时,下发了《项目部重大事项决策权责清单》,把“三重一大”决策各项要求延伸到项目基层。二是管住选人用人大局。严格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20字”选人用人标准,修订完善《中层管理人员管理办法》,突出重实干、重业绩,近三年选拔在急难险重项目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的优秀干部23名,提拔在艰苦边远地区坚守奉献的干部15名,不断树牢“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基层优先、业绩贡献”的鲜明导向;强化干部考察、年度综合评价、经济责任审计等结果运用,建立多样化全方位全过程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广大干部强履职、讲自律、严要求、重形象。三是管住从严治党大局。组织召开党委办公例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研究部署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并定期向局党委报送履行主体责任情况报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扎实开展“影子公司、影子股东”“靠企吃企”“违规挂靠”等专项整治工作,定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典型案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三、保障落地见效,确保实现高质量发展
   贵州公司党委坚持目标导向,着力强基固本,思想引领,确保党中央和上级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一是强化政治担当。以提升组织功能为重点,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体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化“三基建设”和党支部“晋位升级”,全覆盖开展基层党组织党建责任制考核和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工作,推进基层党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全面增强;扎实开展“勇当先锋、勇创效益、勇争一流”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开路先锋”精神,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有力促进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二是注重思想引领。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勇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宣传策划和舆论引导,紧密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全方位、多角度讲好企业故事,传递好企业声音;突出报道中老铁路、南玉铁路、渝昆高铁等重点项目的建设精神,不断擦亮企业的品牌形象;注重文化培育和典型选树,2022年,陈发亚获评“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杨涛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三是夯实人才支撑。贯彻落实股份公司、局干部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双一流”院校毕业生招聘力度,近3年来,共引进高校毕业生235人,其中双一流院校占比22.6%,人才引进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积极推行“四期+六类”人才培养模式,抓紧抓实党群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项目经理人才、专家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六支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储备效能逐步显现;合理谋划干部年轻化工作,实施“后浪计划”,为80余名40岁及以下的优秀人才制定跟踪培养计划,不断充实后备干部力量。 (刘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