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司 陈传江
我想过山是水的故事,也想过云是风的故事,却没有想过,有一天,铁路成为我的故事。在此之前,其实我对铁路建设了解真的很少,亦或是没有真正去感受它的“根”与“魂”,这次重走成渝线,感受“开路先锋”文化,让我触动颇深。
老物件把我的感悟彻底的勾了起来。这一次重庆培训,没有太多的预期,而每当越是这种放松的状态,越是收获颇多。在参观成渝铁路民工纪念堂时,我被深深触动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纪念塔上刻着已经开始风化的几个字 “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中间还有毛主席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的题词。
陈列馆内,一把生锈的锄头,一墙的老照片,甚至是一个被磨花掉当时修筑工人吃饭的碗,清晰可见的历史感,仿佛在昨天,听完讲解员的讲解,不敢相信这就是当时使用的工具,在那时物质如此匮乏的背景下,却能在两年内完成老成渝铁路的修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陷入了思绪之中,看到这些老物件,内心泛起了很多波澜,再过几天,我的见习期即将结束,来到五局也快一年了,对于一个没有经历过艰苦年代的娃儿来说,很难体会到这个行业真正的根与本,加之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项目是公路项目,也没接触到铁路修建,导致我对于“开路先锋”精神是缺乏理解的。
沱江大桥是一座建于建国初期的工程,桥的工程量较现代来说都算很大,上面已经满布历史刻痕,印象很深的是桥的这边有一个英雄纪念碑,是纪念当时修建沱江河大桥不幸殉难的烈士。在文化大讲堂上,聆听了几位老前辈关于他们与老成渝铁路的故事,14岁参加筑路大军,用最简陋的工具,逢山开路,逢水架桥,将铁路路基一节一节地向前延伸。尽管是用灯笼火把照明,用钢钎、大锤、十字镐开凿,仍展示出“让高山低头、令江水让路”的英雄气概。其中有一位老先生说“我建设了老成渝铁路,老成渝也成就了我”,前辈这句话把我震撼到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大抵这就是一种精神文化传承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干一行就是一辈子,干了工程这一行,可能就是几辈子,儿子、孙子都从事了这行业。对于工程人来说,工作就像是一生遇到的一场持久战,在这拼杀的主战场上,唯一要战胜的对手就是自己的意志。从20多岁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到30多岁血气方刚的壮年,再到40多岁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
当下互联网高品质的快节奏生活下,铁路、公路、工地,这些字眼真的是需要情怀的。钢筋、水泥、砂子、混凝土,铲车、吊车、拉土车、挖机就是陪伴工程人度过一个个春夏秋冬。住着彩钢房,戴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看着施工图,扛着测量仪,迎着朝霞踏着余晖,在工地穿梭。工程人一年四季到处奔波,远离亲人,每次回家都是风尘仆仆。工程建设,就必须有人负重前行,就要有牺牲精神、奉献精神。青藏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八纵八横”铁路网、“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这些世界超级工程正需要工程人去开拓,需要坚守和奉献,祖国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重走成渝铁路,感触颇深,内心被深深的触动,亦是情怀,更是一种精神。如今我们铁路行业的发展傲然于世界之巅,作为中铁职工的一员,唯有时刻记得来时的“路”,知道未来要去的“路”,并对铁路修建事业永远保持热爱、砥砺前行,才能不被超越,始终保持强大。我们都是赶路人,心中有“路”,何惧荆棘,当下还在继续续写“开路先锋”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的“根”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