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华南公司大别山高速项目三号钢结构加工中心,各台智能机械设备正在进行自动加工,各环节井然有序,这得益于“数字大脑”的统一管理。
钢筋场采用“软硬”相结合的生产模式,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打造出了一座工人投入少、安全风险低、施工质量高、工程进度快、管理效率高的现代化智慧型钢结构加工中心。
硬件设施方面,三号钢筋场投入了数控钢筋笼滚焊机、数控钢筋立式弯曲中心、数控钢筋弯箍机、数控钢筋锯切套丝打磨生产线等六大智能设备实现自动加工,保障了产品的精确度,提高了质量稳定性,真正把“自动化数控加工”和“工厂流水线施工管理”有机融合,做到增产增效降能耗,为施工安全质量保驾护航。
软件应用方面,项目积极寻求数字化转型,与广联达公司展开合作,积极进行科研创新。应用以大数据、物联网、智能控制等为核心的钢结构加工信息化平台,实现从订单下发、仓储管理、生产管理及配送到场的钢结构加工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生产全过程清晰可视,极大地保障了钢筋半成品的质量,被称为钢结构加工的“数字大脑”。
进度掌控,助力沟通。钢筋场的集中加工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但由于大别山项目管段较长,和现场距离较远,增加了技术人员“报料”的难度。信息化平台让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施工进度的实时需求在移动端下发订单,通过平台管理员处理,生成加工单后就能够下达给作业工人进行后续加工。同时,还能够实时监测加工进度,各个环节都有消息提醒,保证订单不延误、不遗漏。
仓储管理,精准用料。根据现场订单需求,结合仓储情况,管理人员能够更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安排原材入库,并利用配备的手持端设备建立入库明细,为每一捆钢筋录入信息,生成包含供货厂家、入库时间等信息的二维码。原材出库工人再次扫码确认,便能直接更新库存明细,联通加工设备。
生产管理,互联互通。相较于以往使用外部软件翻样,现在管理人员根据订单构件录入对应的图纸信息,便能在平台的路桥版专用的翻样软件中进行自动翻样,生成电子料单,极大地提高了翻样的效率和准确性。随后平台根据多份电子料单组合排产,通过电脑算法结合现有余料计算出最优化的断料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原材用量,也避免多余废料产生,提高钢筋的出材率。优化断料生成的加工单由工人通过手持端设备录入机械设备进行自动加工,同时,通过数据双向反馈机制,机器现场加工的进度会实时传输到平台和各台智能设备的伴随终端。
过程追溯,保障质量。传统纸质质检信息查找繁琐,信息化平台通过大数据关联分析,实现数据全过程无纸化记录,也能形成完整追溯体系,实现质检电子化。每个订单所使用的原材、加工设备、加工工艺,半成品配送的详细信息,各环节的责任人,都能有效追溯,提高质检效率,保障半成品质量。
此外,钢结构加工中心通过标准化施工,从场内分区、临电、6S管理等细节方面入手,提升钢筋生产效能,实现从“传统作业”向“智能制造”迈进。
(郑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