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杆大旗风里雨里飘、一声号子震天动地响、千里成渝线摆开新战场……”仰望耸立在内江市梅山公园广场的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70多年前10万军工在巴山蜀水战天斗地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1950年,成渝铁路开工典礼上,贺龙元帅向筑路大军亲授一面 “开路先锋”大旗,老一辈中铁五局人接过大旗,克服艰难险阻,打通巴山蜀水,修建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从此开启了筑路报国的伟大征程。
今天,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速推进,中铁五局肩扛“开路先锋”大旗,再上成渝。承担了成渝中线三标、九标总长60公里的施工任务,管段内桥隧相连,地形极其复杂,施工难度大。为了激发斗志,项目部组织所有员工、农民工观看了《成渝铁路》纪录片。看完纪录片,大家被“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路先锋精神深深震撼,看到了被锤子砸伤了手的员工在咬牙坚持;一个个被放炮浓烟熏倒的员工,爬起来继续苦干;站在硫磺浸泡的积水里,员工们即便双脚疼痛难忍,却一直坚持,这就是老一辈开路先锋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先锋”是对成渝铁路过去的礼赞,也是对成渝中线未来的期许。
“我们一直在与时间赛跑!”三标项目经理吴跃光自进场以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不是在现场靠前指挥就是在会议室研究方案。他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言行默默影响着身边的员工。
“好多年都没跑这么急过了,看来身体素质还是可以的。”项目书记雷影出发时,才得知小区要进行封闭管理,当他一路跑到小区门口时,工作人员已经封闭了出入口。但是任务在身,他便不停地追着工作人员交涉,最终工作人员悄悄告诉他,后门或许这会还没封闭,可以去那看看。于是,他又提上行李大步流星奔向小区后门。“等会儿!等会儿!”看着后门处忙碌的工作人员,他一边呼喊,一边加快了脚步,终于赶在最后一刻出了小区。
相较于雷影的“好运气”,有很多员工被疫情整得焦头烂额,项目安质部长于元超便是其中之一。在来到成渝中线之前,他在新疆和若铁路项目工作,当地已经管控了很长时间,出入困难。只能不停向社区申请,等待放开。“也不知道啥时候能走,只好每天做一次核酸。”为了能够赶上不定期出现的窗口期,他时刻都充分准备着。
“我们是直接带着家过来的。”在成渝中线重庆段站前3标,还有许多的员工是自己独自或结伴开车过来的,从湖北、云南、陕西……从全国各地,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向着同一个目的地进发。
“人生能修几条路,少留遗憾多创优。”这是项目工地一处宣传标语,它说出建设者的心里话。
“要把成渝中线建设成为一流高铁,打造中国标准、中国速度、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标杆工程。”进场以来,这句话不断地在各处被提起,也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个建设者的心里。说干就干,围绕这一目标迅速铺开工作,投入到项目建设。
一开始,受疫情影响,大部分人只能临时居住在酒店。项目部因地制宜,立即组织全体人员熟悉和掌握招投标文件、图纸、开工标准化实施方案、相关法规制度等资料,并利用BIM技术对全标段施组设计进行数字反复模拟。同时,充分利用酒店影音设备,根据已进场人员分工进行各专业施工组织的讲解,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复研讨施工方案和施工重难点,并进行整体复盘,为做好项目策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经常在酒店会议室学习讨论到深夜,酒店员工“颇有怨言”,常常抱怨:“真不知道是不是铁打的,每天熬到半夜,好像不用休息似的。”
等到防疫政策稍有放开后,大家立即进行踏勘选址、施工建设,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田间地头、小镇村落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或是扛着仪器测量,或是手持图纸仔细核对,又或是不厌其烦地沟通协调,将各项工作结合现场实际逐一落实。
过程中,在地方政府及长江沿岸铁路重庆公司的帮助下,项目部以 “开工即冲刺、开工即决战”的强劲态势主动出击,各项工作逐步铺开。目前,项目中心料库、钢构厂、拌和站的建设上实现领跑,先期开工点施工顺利推进,黄连堡隧道成为全线第一个进洞施工的隧道。
成渝铁路传递着成渝精神,对于中铁五局人来说,成渝精神有着一种极为特殊的意义。当年,老一辈建设者高举“开路先锋”大旗,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通过钢钎大锤、手提肩扛的方式,用两年的时间在巴山蜀水间打造了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在此期间,他们创造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成渝精神”。
“现在,我们这些后来人,回到老一辈建设者战斗过的地方开始新的任务,感觉就像接过了他们的‘接力棒’,很光荣。”在项目部召开的成渝精神学习会上,一名青年技术员这么告诉大家。
“你先回去休息吧,这边有我们帮忙看着。”“没事没事,我休息一会儿就好了。你离我别太近,不安全。”在路边,一名技术人员坐在草地上,催促一旁的同伴与他保持距离。这是他阳了的第二天。此时正是项目开展精测工作期间,32公里的管段上,30余名技术人员,按照每人一公里的原则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每人肩头的担子都非常沉重。为了保证精测工作按时完成。他顾不上休息,仅仅吃了一粒退烧药,顶着头痛和发烧,拖着疲惫的身体投入到了战斗中。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坐在草地上稍稍休息一下。等缓过劲来,便又爬起来工作。
不只是他,从普通员工到项目领导,项目部的员工在一两个星期里都阳了一次,甚至还有不少人反复转阳,但大家始终坚守着各自的职责。他们说:“一想到先辈们建设成渝铁路的故事,想到当地百姓对高铁的热切期盼,就明白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也就坚持下来了。”
车轮滚滚,汽笛长鸣。不久的将来,成渝中线必将跨越巴山蜀水,造福西南人民。
(谢崇志彭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