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司 赵海涛
在项目部,有一处我很喜欢的小院。
小院傍着围墙,面向篮球场,被两栋南北朝向的房子夹在中间,或许是四周都被围着的缘故,它显得有些狭小。可别看它小,内部却很充实——穿过木质长廊,首先看到的是三棵巨大的黄桷树,黄桷树下是已经干涸的水池,沿着水池走,零星种着一些金钱榕、木棉树、榉树,榉树下立着一个秋千以及一些健身设施。
再往外走便是篮球场,一到傍晚,这里便成了项目部和各工区篮球爱好者们的胜地,偶尔几个小孩看着、玩着,观众呐喊声、树叶摇曳声、孩童玩闹声渲染了整片天空。
闲暇时,我会透过办公室的窗户静静瞧着这片小院,瞧它昼夜变化的面容。于是我瞧见了早上的它,大树们孤傲地挺直着身躯,挽着层叠的树叶静静靠在肩头,时不时拨弄三两下墙角的三角梅,晃出露水的甘甜、花儿的清香;正午的它,欢喜迎着太阳的恩宠,偶尔引来一阵风,让这片“绿色”互相依偎着,被太阳打上了一层金黄色,斑驳的光影在地上翻转,画上了独属这个时刻的印记;而一到黄昏,它就更加活气起来,层层枝头挂上了夕影,在树底洒下温暖的光晖,树叶被晚风撩得左右摇曳,如害羞的姑娘般,自然而然地飘落下来。晨夕交替,在各种事物的衬托下,小院演绎出了别样的风情。
若是心情燥杂些,我喜欢独自一人归于这片小院,轻轻坐上它独有的秋千,感受着篮球场吹来的风、拂过的光,光影与风儿舒缓地拍打在脸上,回忆也渐渐飘向了乌鲁木齐的雪景院亭、广州的厂房院子、家乡小学的围院......这些常在记忆里晃过的小院图景,如画中音符,深深隽刻在我的心中。
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儿时旧屋的小院。
小院不大,但倒也容纳得下不少的人,松软的泥土厚厚铺着,形成大小不一的土坑,吸引来不少的玩伴在这里摆弄些弹珠、圆卡之类的小玩意,旁边早早聚集了一圈看热闹者,也不用凳子,就久久地蹲着,看得兴起时,便手舞足蹈一会。我常常是这其中的一员,爷爷奶奶也任凭我嬉闹着,只是到饭点时叫唤一声,然后大伙便急忙收拾战果,纷纷散去。
当然,儿时旧屋的小院远不止这些记忆,只是余下的记忆羞答答地躲在角落,等待着主人发现。一如地上在筐里晒着的萝卜干、红薯条、青菜,或是农活归来的爷爷的解放鞋鞋印,桃树下掉落的被鸟琢过的烂红桃子,晴时架起的牌摊......此间种种,于我而言,愿唤它为“拾忆”。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院,停留在记忆的深处,细细想起,便会觉着温暖。这种温暖,大抵是“家”赋予的,因为那里,有我们想念的人、怀念的事、纪念的物。前行路上,我们将这种温暖化为无穷的力量,珍藏于心,破除万难,然后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正如现在,项目部有这一处我很喜欢的小院,半年时间的相伴,它给了我许多温暖,我愿把项目部当成异地他乡的一个“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