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扎根现场的总工,不是一名好总工”,这是电务城通公司都四山地轨道交通4标项目部总工程师刘飞的座右铭。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在沈阳、大连、南京、武汉、昆明及深圳等地铁项目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十几年来如一日,始终坚守在一线技术岗,用质朴的工匠之心,为地铁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2009年,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刘飞首次在贵广铁路GGTJ-3标第三项目接触暗挖爆破施工。前期斜井开挖过程中,爆破哑炮多、爆破超挖量大,未能达到光面爆破效果,超挖回填材料浪费让他心疼不已。为解决此问题,他把关每炮炮眼钻孔精度和装药质量,并在炮响后,在掌子面前检查爆破效果,优化下一循环爆破参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爆破参数连续性的优化下,残余哑炮及爆破超挖问题得以解决,实现了预期红线弧“半边眼”光面爆破效果。在这期间,他还结合斜井隧道结构设计图,优化传统画弧法,使炮眼布置测量放线效率提高了1.5倍。
在沈阳地铁2号线3标项目,盾构布设线路多位于沈阳中轴线交通繁忙的青年大街上,盾构穿越地层多为富水砂卵石层,安全施工风险极大,如何布设监测点、并准确地把盾构监测数据反馈出来成为了技术难题。
为此,他带领团队主动向其他标段学习,引入洛阳铲、深孔钳等工具解决冻土监测钻孔难等问题,并分段统计青年大街白天、黑夜人员及车流量情况,制定出安全埋点及测量数据准确时间,保证了监测数据指导的先进性。
在盾构穿越青年大街期间,他和团队成员,经常身裹军大衣,头戴军大帽,在零下30°的深夜,冒着寒风大雪进行监测点埋设、数据测量等工作。监测数据由点成线,由线成章,达到了提前预测施工安全隐患及参数优化的目的,形成了五局首次在复杂高富水情况下,砂卵石地层沉降控制技术成果。
来到昆明地铁4号线3标项目部后,他白天熟悉现场和新的技术团队,晚上查阅图纸、方案。有时凌晨月明时,窗外还有模糊的影子,键盘敲打声,键键入耳,未曾停息。在他的带领下,工地上每个工作面,都有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
在昆明地铁小火区间末次下穿运营2号线总指挥调度室里,刘飞皱着眉头,看着一份图纸入神。“目前盾构机刀盘已经进入运营2号线上行线隧道中心位置,运营2号线上行线道床隆起0.52mm,无异常情况。”监测人员声音响起,所有人都大松一口气,应该可以安全下穿运营线。
可刘飞没有说话,他的眼睛盯着图纸一处一动不动。片刻后他指着图纸说到:“没有十足把握,不能大意,这一处地质不好,还需要继续优化、调整每一环相关参数才行。”
“土仓压力还需要微调提高0.1bar,并注意观察盾构螺旋机出渣情况、中盾克泥效推进过程中注入量加大至0.91立方、在下环推进过程中把浆液注入量提高到6.5立方……”一道道指令,沉着地从刘飞口里发出。运营2号线上奔驰列车里的乘客,此时根本不知道距离底部仅有3.57米地层里,一台盾构机正悄无声息地穿行。完成穿越后,2号线上下行线道床总体累计沉降稳定在2毫米以内,远小于控制指标6.5毫米,这项特级风险源安全风险控制取得圆满胜利。
深圳地铁14号线项目施工任务重,作业面多且线路长,施工高峰期达到了9台盾构机同时施工。其中1号风井至大运站区间为富水岩溶群段,沿线建筑物众多;线路中新增的嶂背站在国内首次尝试采用Φ8.5m大盾构掘进Φ6.7m小盾构管片扩挖车站工法,加大了技术管理工作困难。
刘飞转战深圳地铁后,他借鉴了昆明、长沙地铁施工经验,在1号风井-大运站区间溶洞群中盾构换刀,建议采用衡盾泥膜代替传统的膨润土泥膜,提高了在富水溶洞群复杂地层带压换刀施工安全,填补了五局在复杂高风险地层里面带压换刀工法的技术空白。
大盾构掘小盾构管片扩挖车站工法十分特殊,专家意见也不统一。他细细研究原始地质水文、现有小管片强度等情况,结合软硬不均地层施工经验,调整了小盾构管片填充工艺,精细化了大盾构选型,且为解决小盾构隧道偏心引起的分体始发无法出渣难题,发明了自制皮带架延伸皮带出渣措施,“升级”了盾构机分体始发新技能,得到了业主的认可。
参加工作以来,刘飞注重技术创新及项目效益提升,他带领的技术团队,累计解决项目重大技术难题10项,完成相关技术成果15项,所组织的《富水圆砾地层上下叠落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运营线掘进关键技术》专著成果,荣获2020年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中国中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砥砺奋进十五载,坚守初心启新程,在新的赶考路上,刘飞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朝着远方笃定前行。 (王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