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版:集团新闻总第3202期 >2022-12-09编印

聚焦“双碳”经济 发力“第二曲线”
中铁五局积极开拓国家储备林投资建设新领域
刊发日期:2022-12-09 阅读次数: 作者:
  中铁五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有关部署,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参与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重点以“集约林栽培、现有林改培、种苗供应、林下经济、木材加工基地及产业园”为投资方向,打造经营开发“第二曲线”增长点,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科学谋划布局,把好国储林项目“方向盘”
   一是加强战略引领。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中铁五局审时度势,抢抓市场机遇,以“十四五”投资业务专项规划为指引,大力打造市场经营新格局。第一时间组建了包含投资、财务、商务、经营开发、法规、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的工作团队,开展对国家储备林项目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市场前景、行业特点、施工特点、融资环境、主要参与方、合作方式、收入成本、回报机制、主要风险点等方面研究,并以陕西省作为试点地区,结合自身资源、技术及平台优势,深入挖掘央地利益共同点,主动作为、精准发力。二是强化合作发展。先后与陕西林业集团、延安市政府、湖南炎陵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等领域板块合作,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落地实施了陕西省首个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在广西省中标落地了上林县国家储备林PPP项目,开拓了国家储备林项目投资建设新领域、新市场。三是明确经营区域。结合《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选定了东南沿海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海地区、西南适宜地、京津冀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等七大储备林经营区域。同时,针对七大建设区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策略性制定市场 “沙盘”,熟悉掌握当地政策、施工手续、建设管理流程与施工经验,积极与地方政府、地方林业部门、林业设计院所加强沟通,及时获取储备林项目信息与资源,抢占市场先机。四是创新合作模式。创新设计了“两大合作模式”,即以“林权作价+资本金”的方式解决政府方出资(以“股权合作+EPC”的合作模式实施项目,其中股权出资以“政府方林权作价出资+企业资本金出资”方式解决,且利用国家林银合作政策,以少量资本撬动大量政策性融资,形成有效的投融资机制,促成国家储备林投资建设项目落地)和“以林权合作经营代替林权流转”(由项目公司与林权所有权人通过签订合作经营协议约定收入分成的方式取得经营权,从而有效降低项目总投资,实现轻资产运营,减少资本金投入),着力解决以企业自营(合作经营)模式在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财政支持不足、实施范围内经营权的取得等关键问题。
  精准推进实施,打好国储林项目“业务牌”
   一是拓展商业模式。在参与国家储备林投资建设获取施工任务的同时,积极布局储备林项目全产业链结构,建立起储备林项目 “精准施工+投资+运营+N”的发展模式,在主攻储备林建设施工和夯实营造林及配套工程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与地方政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以储备林项目为平台,积极拓展林业发展商业模式,紧抓储备林中的林业产业以及林业产业衍生的林业旅游业、乡村振兴等机遇。二是把握投资节奏。针对国储林项目见效慢、回款滞后、项目风险难以识别等特点,多措并举、分步分块实施推进,在项目实施阶段根据建设用地情况,通过聘请林业专家指导、试验区先行、收集总结经验、保障成活率、逐步扩展推进等方式,有效防控投资风险。同时,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协商,将所辖范围内可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林地一次性纳入招商引资合同,扩大实施规模,获取最大建设工程任务。三是建立标准化流程。根据建设内容和施工规范要求,建立了符合项目实际的工艺流程,林木采伐工序流程包含伐木前准备、伐木、打枝、造材、集材、归楞、装车、伐后作业、伐区检查验收、营造林工程施工;营造林总体施工流程包含施工准备、防火作业道路建设、择伐、间伐、林地清理、定点放线、整地挖穴、选树种、运苗、种植苗木、施基肥、施保水剂、踩实、浇水、覆土、覆塑料薄膜、抚育养护管理。四是加强分包管理。为解决林地比较分散问题,重点对“苗木采购(包含种苗、运输、上山)、整地、栽植、抚育管护”等任务采用小班分包,以保证树种成活率和营造林施工各工序的有效衔接。五是强化保障措施。为提升苗木成活率,结合已实施的项目,深入调研研究,总结提炼了适地适树、水土适宜、苗木质量、起挖和运输、种植规范、时间适宜、不深不浅、水肥适量、精细养护等9个要诀,保障苗木成活率。
  聚焦效益提升,打造国储林项目“聚宝盆”
   一是开拓新兴市场新领域。国家储备林项目属于基建市场投资建设新兴领域,方兴未艾。一方面,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持续收储、分类经营、长短利益结合、创新机制”的思路,谋划布局、抢占新兴市场新领域,扩大经营规模;一方面,在投资建设过程中加强项目运作,开展滚动经营,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目前,在陕西、湖南、广西、安徽、湖北、河南、福建、云南等地区积极跟踪和策划总投资达500亿以上的国家储备林项目。二是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充分发挥 “投-融-建-营”一体化优势,通过国储林项目建设获取施工利润,参与项目运营获取投资收益,并通过资源整合、对国家储备林的政策研究、建设运营管理、产业开发对接,将项目建设长、中、短期利益相结合,实现林业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打牢资源基础,并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将产业延伸至国家储备林上下游产业链,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三是改善企业现金流。充分利用政府现有林权作价出资、林权合作经营、林权租赁等方式,不断创新国家储备林项目经营模式,在项目建设期提供可经营性林权,项目公司通过对林木的采伐、林下经济培育获取稳定收入,从而给项目公司带来正向现金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项目公司、企业资金压力,促进了项目公司和企业的良性运转。四是培育专业化管理团队。在建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研究储备林项目开发、林权管理、种植和管护技术、补贴申报、碳汇交易等关键性业务,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培养了一批涵盖项目管理、金融、财务、保险、运营、林业技术、林业科研、林木加工等众多领域的专业化人才,形成了成熟稳定的专业化力量;同时通过加强与林业科研机构及高校的合作,瞄准储备林项目中的关键核心技术,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共享“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和收益制度改革,激发人才活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五是彰显企业责任担当。投资建设国家储备林项目,可以探索“国家储备林+”模式,发展地方特色林业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可以促进企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品产能不断丰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为建设中国中铁“王牌工程局”奠定基础。 (企业发展部)
  本版编辑 吴晓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