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195期 >2022-10-21编印

青山愈青
刊发日期:2022-10-21 阅读次数: 作者:
  华南公司 高启航
   “袁哥,有时间能带我去一下工地吗?”一大早,跟在边走边戴安全帽的工程部袁部长后急切说道。“可以呀,不过切记要跟好我们,安全第一,不能乱跑哦。”
   自打从工区来到项目综合部进行工作后,我几乎没怎么再去过工地。得此良机的我早已将晨起的困倦抛于脑后,心间的期待趁机溜上脑海只顾写到“快些”二字。
   不一会儿,我们便到达第一个目的地——东山边水阳江特大桥,一眼望去,众多桥墩矗立于大地,其间有两座相隔较远的桥墩,在它们之中横亘着一条饱经沧桑的铁路干线——皖赣铁路。
   袁部长见我看得出神,走到我面前骄傲地说道:“小高,你很幸运,入职第一年便参与公司第一座转体梁建设!”看着我疑惑的目光,袁部长笑着详细解析……听完袁部长的讲解,我顿感转体梁工程之艰、技术之难。当我正要换个角度再仔细观摩时,催促我前往下个工点的唤声便随秋风入耳,无奈我只得掉头离开。
   但刚一转身,我的目光再一次被吸引。我看向秋日之下,匍匐于我身前几座桥墩顶部如雄狮般蓄势待发的架梁机,它居高临下俯视着皖赣铁路这头“拦路虎”,日光之下更显其熠熠生辉,令人心向神往。
   随后,我们的脚步来到了港口一号隧道进口。还未下车,便看见隧道洞口处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感慨,工人始终如一的坚守、付出,便利了多少人的出行,人们坐上飞驰的高铁列车,是否会念起建设者们的默默奉献?追寻答案之时,恍然间,我忆起九月中旬出行途中,一位与我同路而来的青年刚一坐下,便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拨通女友的电话,听着他一句:“等到2024年便好些了,那时宣绩高铁通车了,我就不用早起坐一个小时的客车来宣城坐高铁,可以在家门口坐高铁,就能更快地见到你了!”在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我所从事的工作意义重大,明白不必纠结自己的努力是否会被他人知晓。
   离开港口一号隧道进口时,我见到工区驻地外的公路旁有一幅宣传标语,上面只有一句话:“来时青山绿水,走时青山绿水,青山应不改,绿水当长流。”
   是呀!我们工程建设者如“铁打的汉子、流水的兵”,穿行于祖国大地,用我们的身躯将一座座象征着城市或乡村的“大山”相连。当我们停下脚步驻足时,小项目就如溪水,大项目便似大河,不论溪水或是大河,都尽我们所能,灌溉着城市与乡村“大山”,以开路先锋的身份践行着“要致富,先修路”的历史任务。当我们以急速、沿直线冲破阻隔两地相连的岩层、大石,去往下一处河湖时,我们不用惦念,因为代表着当地经济水平,更加茂密的“山间树林”便是我们事业的成果,象征着当地人民百姓的鱼儿,由过往只能在浅滩上艰难前行到如今在激流中急速滑跃,即是我们长远的见证!
   因有流水的滋养,青山方能愈青;赖因青山的伟岸,绿水方可长流。相辅相成,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