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眼睛”。一项工程要从设计图纸上的点线面精准落到大地上,首先要由测量人员通过测量仪器进行施工放样、采集数据,为后续施工提供最基础的数据参考。二公司桑龙高速项目副总工兼测量主管宋德武是一名老党员,参加工作30年,穿山越谷,缜密测量,伴随着交通网在祖国广袤大地持续延展,他也逐步成长为二公司的桥隧测量专家。
“一步一个脚印,打着黑灯摸着石头过河。”是宋德武学艺的写照。刚开始,宋德武像个跟屁虫一样,跟着师傅从仪器使用到现场实操、从识图绘图到计算应用、从满山跑点到资料编写。
“我们那时候还没这些高科技设备,都是一个一个画图手算,拉尺子测量。”宋德武回忆说,以前干测量,条件要艰苦得多。
那时候的测量,技术设备尤其欠缺,工作条件特别苛刻。宋德武在现场学知识,克服一道道困难,化解一场又一场难题,用最原始的方法应对测量的瞬息万变,用最踏实的心态掌握技术的千奇百怪。通过不断努力,反复研究,总结新方法,宋德武的测量技术日渐成熟,熟练操作全站仪,快速编程隧道断面程序,精准计算桥梁结构数据,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入职以来,宋德武始终如一干着测量,没有一丝悔意。
桑龙高速项目红线范围内涉及多处生态红线保护区,再加上当地村落政策背景的特殊性,导致红线位置数次变更,徒增了测量工作量。宋德武白天跑现场对新线路进行复核,然后及时放样拉线,晚上加班进行资料整理。那段时间,宋德武办公室的灯总是过12点后才会灭。
“测量工作,又枯又累。”宋德武感慨道。“白天和老天爷斗,晚上和眼皮子斗。”
枯是因为测量工作整天就是放点、测点、复点,然后计算点,如此循环;累是因为经常需要翻山越岭砍树拉线,白天和毒虫荆棘打交道,晚上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饭。
一次红线放样时,正直盛夏,宋德武带着几个年轻小伙子到项目连接线最尾端的湘西万民乡。他们刚走进一处草丛,便看到一条五步蛇。小伙子们吓撒腿就跑,宋德武选择断后,小心翼翼后退,凭借熟练的走位,成功脱离危险。
“虽是枯燥,但收获颇多。”宋德武说,这种体会是只有经历测量才会感受。“要让再选择一次的话,我还是会选择测量。”
在同事眼中,说话有点啰嗦、性格执拗是宋德武的标签。别人和他讨论工作,他总是会从其原理开始讲起,想把毕生所学都“抖”出来,让人觉得“啰啰嗦嗦”;在工作问题面前,宋德武脾气强硬,全然不顾任何人的情面,坚持要求按设计规范来,养成“性格执拗”的毛病。但他总是能以理、以数据服人。
宋德武对测量工作的热爱无人能及。有一天,宋德武正用全站仪在远处观测隧道,天空突然来场急雨。同事都跑了,宋德武却赶忙撑起伞,保护仪器不让其淋雨。宋德武一人倚靠在仪器旁,雨打声掩盖了这荒山野岭的嘈杂,只剩孤影屹立。好在是阵雨,雨停后,宋德武又着急问别人要来纸巾把仪器上的水擦干,全然不顾自己已全身湿透。
“这个全站仪比他自己都还金贵。”同事打趣他,也开始由衷敬重他。
宋德武在测量岗位三十年如一日,无悔奉献青春,无怨深埋工地。他知道,作为一名测量人员,他走到哪里,路就会延伸到哪里。他丈量过的土地、算出来的数据,都会在不久的将来,化作条条大道。 (严若焓 黄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