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版:施工生产总第3187期 >2022-08-19编印

勇闯海外
——写在海外公司成立二十周年之际
刊发日期:2022-08-19 阅读次数: 作者:李继红莫凡彪
        二十年来,海外公司累计承建210多个海外项目,市场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中标合同额400多亿元。
  艰难启程
   2001年7月,在国企改革春风的召唤下,中铁五局抽调二十几名员工前往天津大学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开始筹划将铁道部第五工程局外经济合作处,优化组建成海外分公司,把海外市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2年8月,中铁五局成立了达龙国际分公司(海外工程分公司前身),二十几名员工、300万资金、4个办公地点。次年8月,在合作公司的推荐下,迎来了第一个项目。
   “去斯里兰卡考察时,为了省钱,我们7个人挤在合作公司办事处,床不够就把床垫铺在地上睡,生活费不够就自己买菜做饭吃。”回忆起到斯里兰卡考察项目的岁月,达龙国际分公司总经理曾健记忆犹新。
   斯里兰卡的项目并未成功。曾健告诉笔者,由于达龙公司人员不足、资金少,公司制定的发展战略是 “以中小型项目为主,以经济援助项目为突破”,而斯里兰卡的项目并不属于中小型项目,承建的风险非常高。
   有了第一个项目的试炼,曾健等人很快锁定了援加纳公路改扩建项目。为了能顺利中标,公司所有职工全部参与编标,并反复优化标书。曾健说:“编标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在熬夜加班,充满热情和干劲。大家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第一轮评标,达龙公司排第二,比第一名少0.4分。得知结果后,曾健把公司的人全部召集起来,重新修改标书,细致得连措辞和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斟酌。曾健说:“第一次已经失败了。如果第二次,不比别人认真仔细,就彻底没有机会了。”
   在大家的努力下,达龙公司最终以0.3分的成绩反超。援加纳公路改扩建项目是达龙公司在海外成功承建的第一个项目,为后续承建海外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加纳已经是海外公司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
  薪火相传
   20年来,海外公司积极响应 “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的宗旨,为助力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援塔吉克斯坦沙尔—沙尔隧道以及南北连接线项目是中铁五局海外公司在中亚承建的首个工程项目。2006年10月,项目正式开工。
   当时,由于塔吉克斯坦基本没有材料、设备制造工业,项目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及物资大多依靠从国内采购,整个项目共需投入各型施工设备120多台(套),各类原材料近5000吨,后勤保障压力很大。为保证项目所需,海外公司迅速组建乌鲁木齐后勤组,负责采购和组织发运项目设备、物资,针对两国间交通状况,制定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物资运输方案,后勤保障人员克服了开关时间短暂、运输线路紧张繁忙、押运报关路途艰辛等困难,采取有效措施,调动优质资源,确保了项目所需的物资设备供应,为项目实施和如期竣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项目完工后,其安全、进度、质量等方面均得到了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并荣获了中国建筑业(海外工程)最高奖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此后,海外公司先后获得了塔吉公路第三标段89公里道路改造等十几个项目。
   “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援助及中铁五局的建设。”今年4月,中铁五局收到吉尔吉斯共和国农业部发来的“竣工评估”信函。
   信函中,农业部对海外公司克服疫情困难,顺利完工中国援吉尔吉斯水利灌溉系统改造项目表示感谢,对海外公司的专业精神,合同执行能力以及所做的工作质量表示肯定。
   类似的事情在海外公司并不少见。
   2019年,海外公司BK公路项目收到了吉尔吉斯斯坦帕塔尔地区政府发来的感谢信,感谢中铁五局海外公司帮助当地清理泥石流。2021年,交通与通信部发来感谢信,感谢海外公司为吉尔吉斯共和国交通运输和道路发展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
   一直以来,海外公司践行“国际承包项目为主,援外、融资项目并举”的经营方针,先后实施了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馆舍改造项目、昆曼公路湄公河大桥项目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代表的标志性项目,目前已竣工移交的援建项目均被商务部评为优良工程。援塔吉克斯坦沙尔-沙尔隧道及南北连接线项目”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南北经济走廊国际大桥项目 (会晒-清孔)”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国际竞标项目均受到了所在国政府和当地居民的高度赞誉。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海外公司通过加大培养和储备外经人才力度,不断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积极探索适应企业发展的海外经营新路径,为早日实现做实做优做专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勇闯海外
   回首二十年,海外公司如今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干部职工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是大家默默的坚守和无私奉献,汇聚成推动企业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
   2015年2月,新婚不久的项目总经济师魏东平就踏上利比里亚。尽管利比里亚埃博拉病毒肆虐,但他毫不胆怯。到项目后,立即着手解决资金问题。为了及时计量,无论风吹日晒雨淋,都会出现在施工现场,每一个工程都是他带头一尺一尺量出来,每一天都会在施工现场跑上100多公里。在疟疾盛行的情况下,也会经常被疟疾光顾。但是为了抓紧时间计量,依旧带病工作,没有拖延过一天。
   2021年1月,西非分公司负责人谭卫民回国参加完公司“两会”,还没来得及陪母亲吃顿饭,便急忙赶回驻地。他说:“出来多少年,我就有多少年没有陪妈妈吃过年夜饭了。”同样长期驻外无法陪伴家人的,还有肯尼亚LL公路改造升级项目经理田明。国内疫情爆发后,田明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提前返岗。抵达项目后,主动加强海外疫情防控,疏导员工心理,改善伙食,做好后勤保障和防疫物资的储备,极大缓解职工因为疫情产生的紧张恐惧心理。
   还有很多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海外人。二十年来,中铁五局的工程遍及五大洲30多个国家,铸造了一项项精品工程,撒播了友谊的种子。
   “我们经常在海外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帮助外籍员工、业主及民众了解中国的文化,增进中外员工间的友情,实现文化融合民心相通。”海外分公司党委书记冷静告诉笔者,中铁五局驻中亚机构还会对优秀的当地员工及时鼓励提拔;对招募的大学生临时工实施免费培训。”
   2013年6月,塔吉克斯坦的玛丽找工作时,顺利应聘上了中铁五局塔吉克斯坦分公司的商务人员岗位。经过岗前培训,玛丽先后从事了外事翻译、商务谈判、法律接洽、税务海关、签证编标等工作。2019年1月,她还受邀到中国参加海外分公司的年度职代会、工作会。
   “作为一名外籍人员能受邀到中国贵阳公司总部参加‘两会’,感到很幸运。”如今玛丽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还能适应加班加点的工作常态,而且越干越顺手、越干越出色。
   如今,中铁五局中亚在建项目当地外籍员工占管理层近一半、占作业层大多数,成了企业在中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这一批又一批当地民众也因参与“一带一路”项目,掌握了专业技术,积累了管理经验,成为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李继红莫凡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