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185期 >2022-08-05编印

在混凝土中播种
刊发日期:2022-08-05 阅读次数:382 作者: 字数:629
  成都公司 康雯燕
   头上有白云,脚下有黄土,永远背朝天,种出新希望。
   这是工地上普通而又平凡的一天,所有的事情都按照既有的轨道在运行着,天上的白云不时飘过,为我们的施工现场带去片刻的阴凉,微风偶尔轻触他们的脸庞,为他们拂去额上的汗珠。
   回忆往昔,还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总是背着一个背篓,扛着一把锄头,戴着一顶草帽,踩着一双胶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清晨的露珠沾湿了他们的衣裳,他们将一粒粒种子撒进土壤,加以汗水作为灌溉的养分,而后静静地等待。在等待期间亦需付出数倍的劳作,需经过不断的撒水、施肥,去除病害,才能收获最好的产品。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到了丰收的季节,爷爷奶奶的脸上满是藏不住的喜悦,既喜悦于丰收亦喜悦于劳动的成就感。碗里是自己双手种出来的粮食,吃着就两个字,踏实!
   着眼现在,施工现场放眼望去多的是戴着安全帽,拿着工作用具,踩着绿色军胶鞋的农民工,同样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同样亦是将土地作为肆意发挥才干的工作场所,精心培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打造品质工程。爷爷奶奶的黄土种的是种子,长出的是庄稼,农民工们的土地种的是钢筋,是混凝土,长出的是桩基,是桥梁。
   工地上的农民也是多样化的,有负责“开垦”的,有负责“播种”的,有负责“灌溉”的也有负责“去除病害”的,这一道道工序串联成了一个个希望,是农民工养家糊口的希望。
   以前,农民们种的是庄稼,长得是果实,承载的是国家的生存希望。
   现在,农民们种的是混凝土,长的是道路,开辟的是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