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版:施工生产总第3183期 >2022-07-22编印

千年蜀道书华章
刊发日期:2022-07-22 阅读次数: 作者:胡凯严若焓李卫军
        嘉陵江畔,鲜红的“开路先锋”旗帜在风中飘荡,铿锵誓言在山河间回荡。二公司举办的“勇当先锋、勇争一流、勇创效益”党建现场推进会上,200多名职工在崇山峻岭下庄严宣誓。
   二公司广绵高速项目于2021年11月开工,线路全场长12.4公里,施工工期为34个月,工程造价25.7亿元。项目全体职工勇往直前、科学谋划、科技攻关,书写蜀道新传奇。
   和江河赛跑 勇当先锋
   每年到10月份,原本大面积河床可见的嘉陵江开始蓄水,高峰期水位达到456.5米,水深21米。“变脸”的嘉陵江成为项目施工的重难点。
   施工现场,全国仅有八台中的两台320吨液压振动锤就在此处进行作业。挖掘机、土方车、砼罐车等车辆穿梭轰鸣,一幅繁忙的施工画卷在嘉陵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展开。
   嘉陵江特大桥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其中5个墩处于河中,2、3号墩是主墩,上部构造连续刚构长度最长,所需施工时间最长,是特大桥控制性关键部位。
   “必须在汛期前把2、3号墩抢出来!跟嘉陵江来一次赛跑!”项目经理赵江在3月份交班会上向嘉陵江发起挑战宣言。
   自3月份以来,项目部组织多次探讨如何确保嘉陵江节点工期方案。为了将承台和墩身抢出水面,一百多名人员绑钢筋、立模板、浇筑砼……不分昼夜,24小时轮番上阵,开始与嘉陵江“赛跑”。
   嘉陵江特大桥具有“四最”特点:桩基的砂砾石覆盖层最厚,达30米;承台体积最大,达1361方;墩身高度最高,达76米;连续刚构跨度最长,达180。负责嘉陵江特大桥施工的项目副经理羊立新一天24小时,有17个小时都是坚守现场,有时夜里工期紧,实在瞌睡时,就找处可倚靠的杆子,睡了过去。时常如此。
   一位现场施工员说,有一段时间羊立新脚受伤,走路都是一瘸一拐,他依然坚持把好现场关,每天的微信步数都是保持在2万步以上。
   通过项目广大员工只争朝夕的拼搏干劲,施工进展实现重大突破。5月25日,嘉陵江特大桥主墩桩基施工顺利完成,正式转入承台施工阶段。5月28日,嘉陵江特大桥2号墩左右幅顺利浇筑封底混凝土;6月7日,嘉陵江特大桥3号主墩承台成功浇筑。
   创新赋能 勇争一流
   7月1日,全公司的项目经理、党支部书记、总工程师等近200号人齐聚广绵高速项目,走进了二公司第一个搅拌站智能化集控中心—广绵高速项目搅拌站,观摩人员顿时眼前一亮。
   “拌和站自进场以来,明确以‘智能、绿色’建设为目标,达到智能化生产,实现场地废水零排放。”赵江介绍,拌合站管理采用MES系统(工程拌和站管理系统),以拌和站施工综合管理平台为中心,建设四个智能化系统(远程集中生产控制系统、智能料位门禁系统、AI智能识别系统、智能LED屏显示系统),较传统生产模式相比减少操作人工约百分之五十。
   项目使用数控等离子切割机上,每天可以节省费用约为90元,提高了切割效率。使用智能数字化衬砌台车,有通用互换高、收立模时间少、走行效率提高、混凝土浇筑更为透明等多种优势,实现隧道衬砌施工可视化、数据化、智能化、信息化。“项目依托姚得军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专项行动,促进钢结构制造‘智能化’升级。”项目党支部书记李建说。
   嘉陵江特大桥2号墩采用船舶浮平台施工创新深水基础施工方法,比原设计方案提前50天,除安全稳定外,施工费用也节约2803万元。同时在设计院的配合下,取消原设计冷却水管降温措施,研制出低水热化新型混凝土,有效降低了水热化,每方混凝土成本节约12元。新智能爬模建造技术上,解决了爬模爬架不同步提升、爬模顶升过程中误差、爬模倒角施工不顺直等问题,最后形成自动智能爬模。
   项目还使用了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隧道安全检测技术、桩头环切施工工法等6大项、24个小项“四新”技术的应用,并形成了深厚砂砾层采用钢护筒跟进施工、陡坡、大桩基、高强岩体桩基施工等宝贵新技术施工经验。
   管理提升勇创效益
   年初,在赶往项目的高铁上,项目总工李卫军紧紧攥着用自己外套包裹严实的盒子。里面装着从厂家带回来的信息管理模块。
   项目精细化最重要是要在前期系好第一粒扣子。项目前期,为了推动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软件的推行,项目领导班子全部亲自上阵。
   “那时候软件我们也才接触,多种途径去学,甚至去厂家那边。只有自己学会了,才能推行下去!”李卫军说,在开始受到了很大阻力,通过有效途径,解决了困难,最终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
   赵江亲自带队做经济活动分析,试安装各种软件,所有的方案经过多次研究、讨论,方案形成后讨论、推翻、再讨论,一直做到方案的最终优化;李建身体欠佳,在患糖尿病的情况下,仍保持工作,锲而不舍宣贯精细化管理概念。
   现在,打开手机查看相关车辆行驶轨迹、速度、时间、地点、运输距离,这是物资部长黄方勇每天做的第一件事情。项目引进的铁甲云参谋还设置扫码加油、闲置离线报警系统。“这个可以及时了解设备油耗、使用情况,极大提高设备利用率。”黄方勇说。
   不仅如此,项目在拌和站引入“工程拌和站企业综合管理系统”,实现采用目前最先进的B/S架构,对原材料、试验室、生产调度、车辆、物资、配件进行全面管理,实现任务的智能调度,多机组联合生产及实时监控,规范项目管理,优化资源组合,提高产品质量和项目运行效率,能及时核算项目的砼节超情况。
   随着精细化管理理念和软件逐渐深入项目人心,项目结合大商务管理体系建设要求,发挥项目“铁三角”的核心作用,不断深挖合同,总结经验,效益最大化,成为公司推进大商务管理的 “试验田”。
   同时,项目还以集约化管理提升项目效益,在项目钢材加工数量大情况下,采用集中加工,以计划订单模式加工钢材。截至目前,钢材消耗系数低于0.8%,预计最终节省成本408万元。制定桩基专项考核、隧道专项考核、专业化公司考核、架子队管理考核等多项考核文件。
   项目全体员工将持续传承 “开路先锋”精神,确保项目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管理、创新始终走在全线前列。
  (胡凯 严若焓 李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