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公司邓永德
今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题成为热门话题,《红楼梦》中大观园桥上亭子匾额题名场景,让关注高考的人们津津乐道。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游历过的名楼及其匾额中蕴含的文化元素,以及这些文化元素对自己的熏陶和教化。
第一次去的名楼是昆明滇池大观楼。
1983年我在昆明铁路机械学校读书。初冬时节,学校组织新生到昆明西山、滇池冬游,让大家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和历史文化,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我们从西山脚下坐船到大观楼时已是夕阳西下,在碧波荡漾的滇池上,船渐渐靠近大观楼,“大观楼”三个字在晚霞映衬下端庄肃穆、金碧辉煌。带队老师告诉我们,那块书写“大观楼”三个字的牌匾称为“匾额”,是这座建筑的名字,是表达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大观楼最有名的是“天下第一长联”。
去舟上岸,走近大观楼,匾额下的长联使我对其他景物忘却,在那反复默读,恨不得立即背下来。那时没有摄像、拍照等工具,只好用随身携带的笔纸抄录下来,路上默默背诵,待回到学校时已能在同学们中“显摆”自己的记忆能力,一口气把“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这副180字的长联背下来。后来到学校图书馆,查找了关于大观楼及长联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了作者孙髯翁写作长联的背景,以及云南及西南地区的历史变迁,加深了对长联中“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的理解。
此后,我对名胜古迹的匾额和对联有了浓厚的兴趣,一般在游览之前做好功课,了解那些蕴含在匾额和对联中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元素,在观景中体味景、物、事的内涵。
岳阳楼是我在《岳阳楼记》中“认识”并“暗恋”的名楼。读书时将朗朗上口、意境高远的《岳阳楼记》背得滚瓜烂熟。一个在乌蒙山区从未出过县城、见过大江大河的农家孩子,仿佛看到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巴陵胜状,听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吟唱。
于是对岳阳楼有无限的遐想和向往。
1990年,我在机筑处五队工作,其间正好承担了君山农场道路施工任务。下雨天时,我在洞庭湖岸领略了“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景象,后来又在“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日子与家人登上岳阳楼,当看到那块木刻的《岳阳楼记》时,我反复拜读,希望读懂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智慧,仰敬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旷达胸襟和忠诚信念。
后来,我陆续去过黄鹤楼、滕王阁等古迹名楼。在“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上看到了汉阳树和鹦鹉洲;在滕王阁绣闼雕甍,看到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景。每当及此,我总会在心中默诵那些写景状物的优美诗词,在身临美境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有所觉悟。
日子过得真快,转瞬间我工作近40年,参加了衡广、京九、蒙华等国家铁路干线建设。回味那些过往的付出和艰辛,仿佛觉得这些宏大工程上都镌刻有“开路先锋”的“匾额”,其中浸透着筑路人的义理、情感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