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174期 >2022-05-20编印

走近彝乡
刊发日期:2022-05-20 阅读次数: 作者:
  机械化公司郭建明
   因修建云南玉溪至楚雄高速公路,有幸来到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近距离接触和感受浓浓的彝族文化和民族风俗。
   映入眼帘的是依山而建的彝族房屋,错落有致,独立成户,数百户上千户连成一片,且每户用围墙围得严严实实,粉红色的墙体上画有红黑相间独具彝族风格,以线条为主组成的图案,有的还画有老虎模样的图案,一看便知这是彝族集聚地。这里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依靠连绵起伏的大山和周围的田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悠闲生活。
   彝族人崇拜虎。自诩是虎的民族,虎的后代,以为世间的万物,都是虎死后化成的,虎头化天头,虎尾化地尾,虎皮化地皮,虎血化作奔腾不息的江河湖泊,左眼化太阳,右眼化月亮,硬毛化森林,软毛化青草,肌肉化肥沃的土地,骨头化连绵起伏的山梁,虎神是万物之神,是彝族人共同的祖先。
   因此,我们所在的双柏县每年二月初八前后便开始庆贺虎文化节(又称跳虎节)。虎文化节期间,彝族同胞会展示神秘古朴的“祭虎”和三笙(老虎笙、大锣笙、小豹子笙)文化:表演者披上画有老虎斑纹的披毡,脸、脚、手均绘上虎纹,活灵活现地体现出虎的形象,在黑虎头带领下跳各种模拟生产、生活、生殖的舞蹈,这样前后持续三天才结束。
   彝族也崇拜火。走进楚雄市城区、双柏县城,沿街的路灯大都以火炬作为造型。每到夜间,彝族的男女老少在广场或者小区围成一圈,中间燃着堆砌的木柴,合着彝族的民歌音乐跳起“火把舞”,场面宏大,气氛热烈。而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五至二十七日便是彝族最隆重的火把节。火把节这天,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大家点燃用松木制成的火炬,到村寨、田间祭天、祭地、祭祖先,驱除邪恶,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火把节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环节。火把节的第三天为“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火把节期间仍保留着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这些活动来源于英雄黑体拉巴战胜魔王(或天神)的传说,这位英雄与魔王摔跤、角力,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化作的蝗虫,保护了村寨的庄稼。为纪念他,这些活动便被保留了下来,成了火把节最主要的环节。据悉,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火把节还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是个英雄的民族,也是勤劳善良的民族。彝族文化多姿多彩,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记忆,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更有魅力,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绽放出绚丽夺目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