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公司 许玉洁
接到参与拍摄同事陈发亚申报“2021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视频的任务,我们带着提前准备好的摄影机、各类镜头、脚架等一系列设备前往四川和云南。要见到这对明星夫妻、身边的榜样,我感到非常激动,同时也为这次拍摄任务感到压力极大。
经过长达五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四川泸州。这里是陈发亚的妻子杨应顺和孩子所居住的地方。杨应顺非常热情地在楼下迎接我们,大家兴高采烈各自分工提上各种设备往楼上走,一口气爬到八楼,沉重的设备累得大伙满身大汗、气喘吁吁。
“爸、妈,他们都是我和发亚的同事,给他们泡下茶水,儿子叫叔叔、阿姨,我女儿一会就放学了,你们快坐下休息,我今天给你们做了我的拿手菜‘柴火鸡’”。杨应顺一边说着一边开心地往厨房走去。我端起茶水四处观望这个充满温情的小家,客厅里一张喜气洋洋的全家福让我进入了沉思,照片上夫妻俩面带微笑的牵着女儿。“老二一岁多了,和他爸还没见过面,今年回来这张照片就全了”。杨应顺的母亲抱着牙牙学语的外孙叹着气对我说。
午饭过后,我们开始拍摄工作,书房满柜子的荣誉证书映入了我的眼帘。“他没事就拿着一本本施工书籍看,于是我也放下手机,和他一起学习。”就这样,夫妻俩都考过了国家一级建造师。
提起丈夫杨应顺总是满眼欢喜,“我不怪他没有陪我进产房,他对我和孩子的重视我是知道的,也不想让他懈怠了工作。”杨应顺二胎临盆前独自前往云南,在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分娩之时,一定想要相爱之人的守护和陪伴吧,可偏偏眼前这个坚强的女人,选择支持丈夫舍小家为大家。说起和丈夫在一起的时光,杨应顺眼里泛起了泪光,哽咽道:“要是可以争取的话,我还是希望能和他在一起工作......”
结束对杨应顺的采访和拍摄,我们又驱车四个小时前往云南拜访了陈发亚。为了修好这条中老铁路,陈发亚一直忙于施工一线,未曾探望亲人让他内心埋下了深深的愧疚。“父亲去年要做心脏搭桥手术,可是我赶回来要经过二十多天的隔离啊!工作在重要节点上,实在没有办法耽误......”他无力地说:“赶不回去,我能帮忙上的只是转去一些手术费用......”从他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太多的自责与无奈,仿佛时间也没有给他看似坚不可摧的内心些许的宽慰。
刚回国的陈发亚迫不及待地想回老家,准备了许多年货,肩上背的、手里提的,沉沉地压着也掩盖不住他与父母团聚的欣喜。我们与他一同踏上归家的路途,汽车在山间晃晃悠悠地行驶,一路上,陈发亚向我们分享家乡的美食、谈论对父母的想念。远远地看见一对老人候在门口,陈发亚激动地说:“我们到了!那就是我爸我妈!”父母紧紧簇拥在陈发亚身旁,摩擦着他的双手,抚摸着他的面颊。陈发亚一直挂念父母的身体情况,看着父母瘦弱的肩膀,陈发亚悄悄垂下了头。气氛似乎突然沉寂下来,“爸爸,上次你手术......”话音刚落,陈发亚的眼眶渐渐红了起来,只见他抿紧了双唇,掐红了指节,心中那句话的分量似乎太重,从心中挤到口中,却怎么也说不出来。父母看出儿子的想法,小声安慰道:“你的苦衷,我们都理解。中老铁路是多伟大的工程啊,我们都希望你能干出一番成绩。”父母的善解人意让我在一旁潸然泪下,陈发亚如今所得的成绩,都离不开家人给予的宽慰和鼓励,所有的支持和理解都使得这个在外的游子更加感恩,奋力拼搏。
大家围坐在一起融洽地吃完一顿午饭,陈发亚习以为常地拨通了电话,屏幕里显现出远方妻儿的笑脸。“女儿快看!这是爷爷奶奶!爸爸刚和爷爷奶奶吃完饭,你们吃了吗?”陈发亚眼里溢出爱意,回忆起与妻子一同品味生活的幸福日子,嘴角止不住地上扬。当女儿支支吾吾地说“爸爸,回家。”我竟鼻头一酸,同为工程家庭,原来孩子都会更加渴求父母的陪伴。那时,我与父亲也相距万里,我与独守空房的母亲能做到最大的支持就是理解和体谅,也正因如此,那些奔赴事业的男人才能有无限的动力吧。
午后,微风含暖,我们也到了将要离开的时候。相处的日子屈指可数,可我却被陈发亚的故事感动至深。陈发亚一家就像是工程人的缩影,妻子儿女的倚门守望,亲人的期盼和牵挂,让那些奔走的人,有着幸福和温暖的归宿。默默地珍惜一份陪伴,就是工程人最默契的守护。作为一名铁二代,我会向榜样看齐,和无数的工程人一样,敬业奉献、实干担当,我相信也终会得到相爱之人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