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142期 >2021-09-17编印

遐思
刊发日期:2021-09-17 阅读次数: 作者:
  二公司 丁钰凤
   中秋之夜,云淡风轻;中秋之月,清丽可人。在这万家团聚的夜晚,邀三五好友,登高而坐,切好月饼,摆上瓜果,静等圆月高挂枝头。当那一轮柔和、澄澈的月亮高高挂起、在薄云里畅游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
   自古以来,人们对月亮就情有独钟,中秋节最早来源也是因为人们对月亮的祭拜。先秦以来,历代帝王就有“秋分祭月”的祭祀礼仪,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便有了举家望月赏月之举,到唐代中秋节被官方认定为全国性节日后,中秋赏月活动才逐渐盛行起来,直至北宋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举家赏月便大为盛行。据宋代梦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描述:“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至于通晓。”由此可见,北宋时期,中秋赏月热闹非凡。
   中秋赏月,只仰着头盯着月亮独自发呆是不可能的,古人往往都是邀着月亮,或谈笑,或饮酒,或沉思。个人境遇不一样,眼中的中秋月也不一样,故而古人眼中的中秋月有喜庆团圆的、有相思离别的,有绰约妩媚的、有哀怨惆怅的,有黯然伤神的、也有探究求索的。
   苏轼眼中的中秋月是乐观美好的,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成为中秋节诗词中的绝唱。宋神宗熙宁九年,宋朝国运不济、宦途险恶,时任密州知府的苏轼内心忧愤,既想“乘风归去”,但“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困惑不已,于是在中秋佳节酩酊大醉,排解苦恼。尽管仕途失意,大醉之中的苏轼还是忍不住思念远方的亲人,思念着七年未见的弟弟苏辙,于是挥毫放歌,留下千年前的一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同时也留下了千古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许下了希望远方的亲朋平安喜乐,哪怕隔着千山万水,也能沐浴同一月色的美好愿景。或许是月亮真的听到了苏轼的祈盼,第二年苏轼便与弟弟苏辙在徐州团聚了,一起欢度了中秋佳节。那时的苏轼心情舒畅,看到的月亮都是“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曼妙与羞怯。
   相较于苏轼的豁达乐观,南宋词人辛弃疾则在中秋夜向月亮连翻发问,探索着未知的宇宙世界。“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在一个中秋节,辛弃疾和朋友喝酒一直喝到天都快要亮了,见月亮西沉,便思绪翻飞,一首《木兰花慢》连翻发问:可爱的月亮降落到什么遥远的地方了?是不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们刚刚看到月亮从东方升起?是不是天外空空荡荡无涯无际,只是一股大风把明月送走了?月亮无根悬在空中,是谁把它系住了?月宫的嫦娥不出嫁是谁把她留住了?听说月亮经过海底,那万里长鲸会不会把月亮上的宫殿撞毁?月中的蟾蜍会游泳,但那不通水性的玉兔怎么办呢?如果说月亮经过海底,月宫中的房子没被撞坏,蟾蜍和玉兔也无恙,那么圆圆的月亮又为什么逐渐变成如钩的月牙呢?在这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词中,辛弃疾打破了以往固有的对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模式,表达面对未知宇宙的迷茫与思考,可以说是大胆创新、不拘一格了。
   一样的中秋月,不一样的中秋情怀。不知不觉,月亮已有西去之势。再次注视那清幽的月亮,我在心中默念,愿沐浴在同一轮月亮下的我们都能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