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伦,宜威高速公路作业队长,参加工作七年来,先后参与了西成铁路、大临铁路、宜威高速公路的建设。在他管理的项目上,算好每一公分的账,站好每一刻钟的岗,抓好每一个关键技术,已成为在施工现场的一种常态。
算好每一公分的账
上罗隧道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左右线长度分别为7066米和7032米。设横洞1座,全长169米,坡体表层碎石土覆盖,岩体破碎容易失稳,爆破难度大。是宜威高速项目重难点控制线工程。
为了达到了理想的光爆效果。杨伦从爆破设计到每一循环开挖都亲历亲为对开挖班长现场交底、画弧、开挖钻眼、装药、爆破效果检查,每一茬炮都跟班作业。因时常对各项作业盯得较紧,开挖班班长见到他就“怕”。
“你要再出现同样问题,整改不到位,就别睡觉了”,这是钻眼没有完全达到要求,他不客气的对班长说的话。开挖班长知道必须一丝不苟执行他的爆破设计,绝不容许“差不多”。只要现场光爆效果不理想,都会第一时间带着开挖班长和班组负责人到掌子面现场查找原因,现场实时调整方案,什么地方需要改进,怎么样改进都马上实时跟进、落实。
他给班组算了一笔“1公分”的账,开挖超挖少1公分,喷射混凝土就减少0.026立方,按照合同规定,节超考核就少扣13元,二衬混凝土减少0.024立方,节超考核就少扣10元钱,只要少超挖1公分,班组开挖1米节约23元,一个月按180米算,左右线加起来就是8280元,那就是一个管理人员的工资,如果是3公分,5公分,10公分呢?
他坚信,只要给施工班组把“账”算清楚了,利益攸关,班组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提高,超欠挖就能从源头控制,隧道超欠挖控制了就栓住了项目成本管控的“牛鼻子”。
在他的带领下,上罗隧道III级围岩喷砼超耗由原来的55%左右下降到13%再到9.6%左右,2020年进入III级围岩施工以来,降低喷砼超耗成本约89.3万元左右,为项目降本创效做出实际行动。
站好每一刻钟的岗
上罗隧道开工以来,迎接大小检查无数次,每次检查都能得到各级领导好评,其秘诀就在于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的常态化管理,强调过程控制。
杨伦除了平时的集中技术交底学习,他更喜欢在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交底。施工的过程中给工人说标准、教方法,工人施作起来轻松、快捷,质量也能得到保证。过程不控制,施工结束了再返工,工人情绪大,导致施工进度慢,返工成本高,施工管理带来更大难度。
对施工的过程控制,不仅仅要求自己,对技术员,施工员也是同等要求,他一直强调“在施工现场解决问题,要站好每一刻钟的岗”。正是因为全队达成严格落实过程控制的共识,使得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得以齐抓共管,上罗隧道开工至今未出现返工情况,进度、质量均得到了有效保障。
抓好每一个关键技术
“技术不出错就是最大的成本”,这句话是他常对技术人员说的。测量是技术人员的基本功,定期对导线、水准进行复测,隧道结构物经常性监测,杨伦都是亲自带领技术人员进行,一边讲解,一边实操。这样确保隧道线路不偏差,也是对技术员、见习生测量基本功的最好锻炼。至开工以来,他一直严把技术测量关,截至目前上罗隧道从未出现结构物尺寸出现误差的情况。
杨伦深知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必须过好“图纸关”。他经常组织队部技术人员看图、识图、懂图。只有了解了设计意图,才能不走冤枉路,才能提出更有利现场施工的优化方案;只有掌握了结构尺寸,才能更好的、具有针对性的做好施工所需的材料计划,“粮草”备齐才能打胜战。
杨伦根据每个技术人员的个人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工。先学什么,后学什么,都有详细的计划,学会的人教下一个,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他带领的技术人员成长快,而且技术室“比学赶超”氛围浓厚。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杨伦不忘提醒自己干项目就必须的有成效,有成效就必须得抓好成本管控这个“牛鼻子”,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