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128期 >2021-06-11编印

耘墨香赋流年
刊发日期:2021-06-11 阅读次数: 作者:
  四公司 胡 兰
  青春原香
   我们的青春,如夜色中的萤火。当我敲下铁路两个字的时侯,心头涌上的就这一句。
   那一年我到了湖南思蒙的一个小村,参建新桐树坡隧道项目的施工。临时盖建的牛毛毡房阶梯状修在半山腰上,风一过,屋顶便会掀起一个洞。春天一到,映山红便铺天盖地的盛开。夏天的傍晚,你可以顺着山路,去掐一把金银花。山下是不甚宽阔的公路,再一边就是沅江,江上有撒网的渔人,对岸有吊脚楼的灯光闪闪。一个队伍的一百来号人就像一个大家庭似的,工作之余一起玩闹。当时曾发生了一件大事,工会主席“刘大妈”在这里拥有了第一台砖头样的大哥大,几乎天天都能听见刘大妈大声呼人接电话的大嗓门,天天都有人站在各个角落寻找信号,当时的电话费还是双向收费,一个月下来后,电话费用光了刘大妈当月的工资还不够。偶尔和家人聊起,我们都还记得他在说话费时凌乱的样子。
   一次休假,背着行囊,带着孩子西行敦煌,巧的是,乘坐的火车线路居然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兰州、古浪、武威、沿途都是我似曾相识的风和云,及参建的20多公里长的乌鞘岭隧道。青山隐隐水迢迢,就像春风走了八百里,让我再次遇到它。一瞬间感叹万千,这不仅是建设者所有艰苦的努力征服后的畅快淋漓和泪目情绪,更像是一篇华丽文章散发着光芒,还有如同遇见故人与它在山川里邂逅,回眸间,仍是“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的少年归来。
  岁月留香
   居住的小区是早些年公司自建宿舍楼,我们称之它为基地。基地的小区改造后,划了停车位,移走了所有栀子树,仅剩的一株在楼下,每天上下班必经之处。夏日并未彻底到来,枝头绽满了花朵,像一堆雪。每天都会忍不住在花树下驻足闻闻看看,却再也下不去手,因为少,因为好,因为香。中午到家已是12点半,停好车,准备上楼,楼下阿姨叫住,说是摘了一捧栀子花给我,说等得花儿都快了。捧着那些花儿,就像一份珍贵的加持,会禁不住热泪盈眶。喜欢基地小区的晨,安静,耳旁不断传来鸟鸣,花开着,树绿着,十分的养眼,每天早起,看看天色,想想今天该做的事情。喜欢有人喊着你的名字,朝你走来,说出差去了吗?好久不见。每天都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发生,仿佛心底生出一层滤网,留下的都是美好。然后你会在这里美好的欢喜里学会感恩,在任何的跌宕后懂得知足。
   去基地熊老先生家里取参赛的书法作品,快八十高龄的老人家参建过许多条线的铁路建设,退休后身体不好,经历了两次中风后,腿脚不便,左手也失去知觉,就算这样,他仍用右手不停止写作。他说,无论做什么事,都先要学会做人,以前条件艰苦,磨练了有耐心,持久坚持的性格。刚开始建铁路时,我们再难也过来了,现在我的右手还是能动的嘛。听着他乐观的话语,看着他写的书字,还有他和老伴干净整洁的家、阳台上盛开的花,突然就理解了当年的父辈们。在他们的脑际里或许有一种向往,叫铁轨的一头是家乡,在他们的心海里有一种追求,叫做也曾芳华无悔年华。
   我记录下这些美好时光,那些时光,永远如新。我想我能做的事情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坦白地说,在我讲述的时候,我不知道谁会是我的听众,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些如我父辈一样的人,而父辈们的听众就是我。他们的亲身经历,总不由自主从我的记忆深处涌出来。那些朴素的,如成渝铁路,那些久远的,如成昆铁路,那些眼前的,如川藏铁路,那些璀璨的,如京张高铁,每一条铁轨都通向远方的故乡,每一条路都呈现出一种真实的慈祥、一种由衷的喜悦、一种殷切的期望、一种欣慰、一种光彩、一种力量和爱。
   诗经有云: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时间真的是很奇妙的东西。人在成长,偏偏对过去的影像变得更加的清晰。年轻不再,但是我还有参照物,对过去的思念和怀想是不可遏制的,生命和爱,也便是这样传承下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