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版:施工生产总第3126期 >2021-05-29编印

贵州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记贵州公司瓮开项目经理苟祖宽
刊发日期:2021-05-29 阅读次数: 作者:任梅肖昌运
        他文质彬彬,雷厉风行,是个地道的工作狂。1976年,出生于革命圣地——遵义,他是局首届十大青年科技新星,青藏铁路建设“昆仑铁汉”,贵州建筑业优秀项目经理,贵州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这个月,又荣获了贵州建设工匠称号。他是谁?是贵州公司副总经理、瓮开高速公路项目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苟祖宽。
  一
   2018年1月,局中标瓮开高速公路项目,由贵州公司代局负责施工。该工程是贵州公司进入中铁开投投资领域的第一个项目,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项目工期短、任务重、标准高、外部干扰多、安全压力大、施工组织负责,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为了干好瓮开高速项目,贵州公司选派了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苟祖宽任项目经理。一进场,苟祖宽就给自己定了“三点”工作目标:
   “勤快点”:勤能补拙,勤能补漏。为尽快掌握项目实际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每天都要穿梭在大山之间攀爬,几次都差点掉进山沟。为了更好地让每一位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掌握重点、难点、关键点,他每天都做实交底,做到了图纸在脑中,工艺在心中。
   “抓实点”:项目管段跨度大,承担了全线70%以上的隧道施工任务,潜在的安全风险点全线最多。为防范于未然,他从技术上抓控制,从制度上抓严实。每天,都在工地上摸排,遇到问题或难题一起研究解决,从不过夜。全体员工在他的影响下,品质工程的理念牢牢筑在心中,安全质量生产的责任严格落实在肩上,筑牢工程质量安全防线。
   “抓细点”:提到项目的一些管理办法,职工都说“实在”。不管是对施工生产上的大事,还是生活中的小事,苟祖宽都牢记于胸,常记于心。他说,施工生产上,我是负责人,说一是一,不能含糊。生活中,都说兄弟,相互照应,要齐心协力把家建得更有风度、温度。
  二
   他是个爱琢磨的人,用他常用的话来说就是“现场施工有很多窍门,就看你用不用心,主动不主动。项目效益好不好,关键在管理者对微观和宏观成本管理得细不细、精不精、严不严、实不实”。
   面对瓮开高速先天成本的巨大压力,如何扭亏为盈是项目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生产中,苟祖宽抓主要矛盾,开始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金刚钻思考,把整个项目的“瓷器活”做得又精又美。
   优化施组管理。项目3个隧道工程占施工线路的70%,分布距离远,路道陡峭、高差大、便道长,弃土场弃渣是进场就要解决的最大问题。苟祖宽善思善谋,多次与业主、设计单位、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与当地一家企业达成共识,将弃砟作为填料填平山凹,再移交企业作为茶叶基地建设。优化后的弃土场,彻底解决施工困难、降低了运输成本,又方便了当地产业的建设发展,实现双赢。苟祖宽了解到砂石料,通过外购不能保证正常施工,且每方差价15元。经过日思夜想,他决定自建砂石料场。项目共加工砂石料48万方,节约成本百万元,保证了砂石料的供应。
   优化技术方案。成本管控好不好,关键在于决策者。在他的决策下,通过优化现浇箱梁支架方案,解决了项目米坪互通式立交匝道现浇箱梁多,地形复杂,桥梁高度差较大等难题。面对业主和设计单位米坪服务区内高边坡段防护形式为“抗滑桩+锚索框架梁”的设计模式,他本着安全、经济原则,果断优化设计方案,将防护形式变更为“锚杆框架梁或窗式护面墙”,为项目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抓二次经营管控。“一个项目做得好不好、细不细、精不精、实不实,关键在于成本管控。”苟祖宽经常在项目二次经营会上强调。苟祖宽积极与其他单位或项目沟通联系,横向纵向对比,严格控制劳务分包单价、劳务验工工程数量、材料超耗……管理精细,甚至精细到一小截废钢管、一小块片石。三年时间,项目形成了“人人算细账,处处控成本”的氛围,最终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华丽转身。“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这是同事们对他评价最多的一句话。
  (任梅 肖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