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125期 >2021-05-21编印

父亲的铁路情结
刊发日期:2021-05-21 阅读次数: 作者:
  六公司 石建华
   父亲是一名南下老干部,1948年8月中国解放的前一年,时年20岁正随爷爷在家任私塾先生的父亲,毅然投笔从戎,报名参军,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南下解放大西南,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解放初期,他加入了中共国产党,转业到贵州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从事司法工作。
   军人出生的父亲家教很是严格,尤其是对我。我在家中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自幼热爱学习,父亲也有意培养我好好读书,因此从严要求我,以至我至今走上工作岗位三十多年从不抽烟。但由于当时家里子女多,负担也重,我在初中毕业后就选择了考中专、技校,结果被铁道部武昌车辆厂技工学校录取。1985年7月,我技校毕业后分配到了中铁五局六公司任桥梁电焊工 (当时名为铁五局新运处)。父亲亲自把我送到了湖南郴州衡广复线的建设工地,并嘱咐我:“你是我们家唯一在铁路工程建设单位工作的,也是我们家人的骄傲,一定要好好工作,为铁路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简易的工棚,炎热的工地以及繁重的体力劳动与我理想中的工作环境有了很大的差距,工作两个月后已坚持不下去了,于是请假回家准备放弃这份工作。回家以后父亲耐心给我做了思想工作,并带着我到贵阳铁五局劳人部了解情况后,鼓励我重返岗位。他说铁路工人也像军人一样,要求我发扬老一辈革命军人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从父亲坚毅的目光里看到了执着、鼓励和希望……
   当我再度背起行囊来到工地时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要立志做一名合格的铁路工人,不辜负父亲的教诲。在当时衡广复线的铺架作业中我负责桥梁连接的焊接工作,白天要钻进桥梁中间进行高空焊接,晚上住在由一节废旧卧铺车改装的宿营车里,一节车厢要住50多人,没有空调、卫生间和洗漱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修通了衡广复线。随后同样艰苦的环境参建了广梅汕铁路、京九铁路、南昆铁路、石长铁路等新线铁路建设,清晰记得每条新线铁路建设,父亲都要到工地来看我,鼓励我。我26岁在建设广梅汕铁路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0年6月,我参建了举世闻名的青藏铁路建设,当时75岁的父亲已离休在家休养,临别时专程请三天假回家看望老父亲。当父亲得知我要参加青藏铁路建设时,拉着我的手说:“举世闻名的青藏铁路是一条政治线,能参加这样的铁路建设机会难得,遗憾是我年老体弱,怕是没有机会去青藏高原乘坐你们修建的铁路了。”从父亲的眼里看出了他虽然鼓励我去参建青藏铁路,但更多的是不舍和挽留。因为他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怕是熬不过几年了。
   我在青藏铁路工作了两年。记得2001年的春节,我带了12名员工留守在工地值守,当时气温零下30度,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轮留值班,静静的等待着春天的来临。也就在这一年冬季,父亲病重在床,家人曾几次想叫我回家看望病重的父亲,都被父亲阻止了。他说路途太遥远,来回不容易,不要告诉他了。直到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了,家人才电报通知我。当我乘坐汽车、飞机再汽车赶回贵州老家时,父亲已闭上了双眼,永远离开了人世。从他慈祥的面容里仍看到了对远方儿子期盼和临走前没有见上最后一面的遗憾。
   如今事隔多年,每年清明或每参加一条新线铁路建设,我都会在父亲坟前插上一束鲜花,告诉父亲又一条新线铁路在祖国大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