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深圳市地铁集团建设、中铁南方联合体总承包,五公司施工的深圳地铁14号线坳背站主体结构封顶,建设者们欢呼雀跃,共同庆贺来之不易的胜利。
坳背站是深圳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的第8个站,是14号线和规划的21号线同层同方向的换乘站,建筑面积3.8万平方。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地铁集团原总工程师陈湘生曾评价:“坳背站是全线施工最难车站之一,车站穿越复杂地质构造,岩溶发育强、埋藏100多米的深厚砂层及软土层、地下水丰富,如‘地质博物馆’,施工难度大,安全质量风险高、隐患大。”
项目建设者们迎难而上,弘扬“开路先锋”精神,经过3年多的施工,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创造了深圳地铁建设新时速。
一
坳背站位于红棉四路与坳背路交叉口处,该段道路为城市主干道,车站占用全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需进行多次交通疏解。周边建构筑物多,征拆房屋共16栋,面积为48972平方米,房屋拆迁量多,征拆难度大。
面对重重困难,项目部打出一系列“组合拳”:针对复杂地质情况,深入现场调查,查阅了大量的专业技术资料,制定了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案。针对坳背站拆迁量达到37206平方极大挑战,项目部积极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调,稳步推进拆迁为管线迁改、交通疏解、桩基施工扫清了障碍,提供了作业面。针对安全质量风险高的压力,项目部建立健全安全质量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落实安全措施,狠抓安全培训教育和班前讲话,严格奖罚兑现,铁腕抓安全不放松,确保开工以来无安全、质量、环水保事故发生。针对交通疏解需要多次倒边的困难,项目部因地制宜、决定将车站化整为零,分成三个区域八小块各个突破,以“见缝插针、找缝插针、凿缝插针”的思路创造条件、铺开工作面。针对施工任务重工期紧,项目部科学配置人员和设备投入,以制度管人,强化执行力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制定节点工期目标,严格奖罚兑现,充分激发了全体人员积极性,项目施工生产稳步推进。
项目部稳扎稳打,安全优质高效地推进坳背站建设,得到了业主、监理、中铁南方公司等各方的信任和充分肯定,项目部先后荣获“市优工程”、深圳市住建局“亮剑行动”红榜、“安全生产示范工地”等22项荣誉。
二
三年多来,项目在施工中,遇到溶洞183个溶洞,最大的5000多方。钻探发现部分地层为100多米深的淤泥层和流砂层等诸多难题。项目部举科技之利剑,大胆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深入开展科技攻关,一道道难送迎刃而解。
针对深厚软土厚砂层地质容易坍孔,项目部引进全套筒全回旋钻机进行临近房屋的桩基作业,保证了成孔速度、桩基质量和混凝土的顺利浇注,成功地避免了临近2米房屋的开裂风险。针对传统钢模板笨重,项目部引进高分子塑胶定型模板代替原来的钢模板,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保证了混凝土内实外美,模板还能重复多次使用,节省了数十万元的成本。针对土岩地质和溶洞容易偏孔,项目部引进超声波检测仪检测桩基垂直度,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桩基垂直度不达标导致侵陷、返工处理和咬合桩之间出现缝隙渗漏水现象的发生。针对离厦深高铁桥线路过近不能爆破的难题,项目部引进石方矿山法切割技术,使用绳锯、圆盘锯配合小方量空气能爆破,安全顺利地完成了近15万方石方开挖作业,名副其实“切出来的地铁站”。针对厚软土和砂土基坑开挖安全质量风险高难题,项目部组织开展RJP超深、超大直径地基加固桩施工工法攻关,有效提高了基坑封底加固、止水的效果、保证了施工质量安全。该工法荣获广东省、贵州省工法,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另外两项工法也获得局级工法。
梅花香自苦寒来,全体参战员工克服种种难题,保质量、保安全、战晴天、斗雨天、抢时间、拼速度,捷报频传:2018年8月底完成首栋房屋拆迁,北端移交场地实施管线迁改和红棉路交通疏解,确保了被列为第三批开工工点的坳背站提前了半年时间开工。2018年11月27日开始围护结构施工。2019年10月完成南端东侧房屋拆迁,逐步释放场地分段施工桩基础。2020年5月实现南端红棉路全部封路。2020年11月将困扰施工的中万印刷厂全部拆除,至此影响坳背站施工安全隐患全部排除。2020年12月15日完成了近40万方土石方开挖。2021年4月20日,提前10天工期实现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三
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是项目团队默默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
五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项目经理李红已经连续3年春节都在工地上过的,他白天跑工地检查指导,晚上开碰头会验收、布置工作。经常凌晨在施工现场检查指导,一天就3-4个小时的睡眠,由于休息不好,头发掉得很快,80后的他看上去比实际年纪老了许多。
项目书记姚文全,全部精力都用在党建工作和征地拆迁上。2018年,母亲癌症住院,直到临终前几天,才急冲冲地赶回尽孝。一个月前,父亲和岳父、岳母三位老人家都在老家医院住院。他只能安排爱人回去照顾,清明节本想回老家给母亲扫扫墓,也探望一下三位住院老人。由于项目事务繁杂,也没能回去。只好把对亲人的思念埋在心底,每天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去。
项目总工柯磊,白天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沟通联系,在紧抓现场施工管理,抓好方案优化。晚上,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全体技术人员进行工作复盘,开展技术培训。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没有发一句牢骚,没有向组织诉过一次苦。2018年,他妻子脑垂体瘤病发。他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将妻子送往北京的医院治疗。期间笔记本电脑随身携带。在监护室外,焦急地等待中,还打开电脑优化坳背站开工工点方案。妻子病重三年来,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妻子,为年轻的技术干部树立了榜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项目班子其他成员也充分发挥了表率作用。项目副经理钟永康一心扑在工作中,一年了都没回过家。项目副经理邱华飞不分白天黑夜在现场指挥,和老婆视频的时间都少的可怜。项目安全总监刘云龙结婚度“蜜月”,仅3天就匆忙返回工地。项目总经济师杨必涛一门子的,把心思都放在项目成本生产上,连续两年春节都在工地上度过……这个年轻的管理团队,紧紧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提前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何增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