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118期 >2021-04-02编印

永远的英雄
刊发日期:2021-04-02 阅读次数: 作者:
  路桥公司 文仁泰
   巍巍大别山、滚滚倒水河,都说时间可以淹没一切,也可以冲淡一切。记忆中,有些人早已是残破不清,模棱两可,但有一个人虽然离开我28年,但在我的脑海中依然清晰可辨、犹如昨天、始终无法忘怀,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愈来愈清晰,想忘忘不掉。他就是与我共事了3年多原二处职工,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刘锡群。
   刘锡群是四川三台人,1964年参加工作,牺牲时才49岁,在二处十五队工作,也就是京九铁路湖北省红安县境内的倒水河大桥工地。那时候,他在队上修理班,我在材料室,相互之间离得不是很远。他经常到材料室领材料,可能因为都三台人的缘故,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他对我这个小老乡都格外关照,平常煮点什么好吃的,都会把我叫过去一起吃,就是我不在,也会给我留一点。印象中,他体形偏瘦,显得有点单薄,但非常精干,对工作特别认真,无论做什么,都要坚持做到最好,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任劳任怨,认认真真。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达修理房,只要听见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就知道是他来了。
   京九铁路开工的时候,他是修理工,后来队领导见他工作踏实肯干、能吃苦,而且还非常敬业,就让他当了修理班长。那时候市场上桥墩模板是没有现成的,为了使桥墩美观大方,只有在木模板内贴上一层镀锌铁皮,只要木工班把模板外形做好了,钉铁皮的事就非他莫数了。因为只有他钉的模板,打出来的混凝土才光滑圆顺,而且还经久耐用。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要做就做好”。为了节约成本,他将那些剩下的边角料做成水桶、茶桶,交给食堂或工班拿去给工地上的兄弟们送水用。他性格内向,平时言语不多,不爱说话,但他为人特别热心、爱帮忙,工作之余,不是帮这家修修垮了架的桌椅,就是帮那家补补漏了水的桶盆。为了感谢他,大家请他吃个饭、喝个酒,他都婉言谢绝,他说:“这个有啥子嘛,都是出在手上的事情,没必要搞那么客气”。
   他是一个大伙喜欢,领导放心的人,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意外的话,再过一年时间就可以退休回家与家人团聚,颐养天年了,可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让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1993年9月20日。
   那一天,二处十五队京九铁路倒水河大桥工地上游,突发大水,施工现场堆满了许多施工的材料设备,眼看着即将被洪水冲走,大伙都在不停地把东西往岸边高地转运,就在快要抢运完的时候,一波大浪将他和另外一名同事小罗一下子打入了河中央。就在这时,他抓住了一根竹杆,拼尽全身力气,把竹杆抛给了小罗,喊了一声:“小罗,抓住”,自己则被洪水无情地卷走了。关键时刻,他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他就是这样一个在任何时候都为别人着想的人,看似平凡,实则伟大。
   他牺牲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红安,传遍了这座曾经诞生了200多位将军的县城。1000多名当地群众自发地来到事发现场搜救打捞了两天两夜。他们说:“他是为了给我们修铁路才牺牲的,我们要感谢他,要让他平安归来……”如今,大京九已经通车20多年了,带动着老区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世纪宏愿。
   去年年末,我有幸去了一趟湖北,在他牺牲的地方作了短暂的停留。遥望倒水河,它已停止了往日的咆哮,静静的流淌着,静得我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仿佛是在忏悔当年对英雄的不公和无尽的哀思。红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里从来就不缺乏英雄。
   1995年6月,刘锡群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