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110期 >2021-01-22编印

难忘的采访故事
刊发日期:2021-01-22 阅读次数: 作者:
  贵州公司 孙健
   我是一名老员工,有32年的工龄,同时也当了32年的老通讯员,从1984年开始从事写作、采访算起,历经32年寒暑,我由那时人们称呼的一名通讯员“新兵蛋子”,到今天人们亲切地称呼我为通讯员“老兵”。在这条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许许多多难忘的采访故事。
   “光头”的戴段长
   1987年12月,企业开始从路内计划任务逐步向路外市场开拓。浙赣复线就是其中之一。原一处二段段长戴国良,任浙赣复线刘鹰段建设指挥长。工期要求6个月完成刘鹰段14公里区间施工任务,时任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先后两次视察该段。视察后,戴段长与处里立下了确保工期任务目标的“军令状”,随后自己剃光了头发,成为 “光头”段长,以表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
   12个鸡蛋的故事
   1988年内昆线建设如火如荼。我在采写中,遇到了最难采访的新闻人物---罗德福,时任一处内昆指挥部总工程师。罗德福工作扎实,亲力亲为,但是不善言谈。在接受我的“聊天叙旧”采访时,他回忆了这样一个故事。
   内昆线前期筹备时,一处指挥部为了修建从山脚到山顶的22公里进山便道,他带领18名施工技术人员和当地向导,带着砍刀、水、干粮一路披荆斩棘,从白天到黑夜整整一天时间,才到达10公里处半山腰的一户老乡家。干粮和水全部用光,晚餐没有着落,饥肠辘辘。由于当地太贫困,老乡家根本买不到可以吃的东西,只买了12个鸡蛋和几十个土豆,下蛋的老母鸡,怎么也不肯卖给这些修铁路的“外乡人”。这12个鸡蛋煮熟后,18名进山的汉子,人均拿不到1个。就这样,以罗德富为头,开始把鸡蛋从他自己手里一个一个往下传,你推我让,谁也不愿意吃,都说吃土豆。最后,罗德富下命令:“都别让了,按年龄来,从最小的年龄往上传递,把12个鸡蛋分完,第13个人开始分土豆……
  “大虎山”
   黑山、大虎山阻击战是1949年辽沈战役中攻击塔山战役中的一个成功案例。
   2001年,秦沈客运专线开始修建。我前去采访,为表现当时参建者们的战斗场景。我在采访中发现,铁路经过的地方恰好是1949年塔山战役中大虎山的主战场。正在修建的客运专线,就是在拼搏奉献。在采访新闻故事后,决定把新闻主标题定为:《硝烟再起大虎山》。
  “擦耳岩”
   织纳铁路于1995年12月正式开通运营,结束了纳雍县没有铁路的历史。织纳铁路线上最高的大桥---武佐河特大桥,敦高103.5米。为了做好报道,我深入了解武作河的背景。后来得知,当年在解放织金时,解放军没有路,在通过武佐河时,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沿着老凹坝的“察耳岩”行军,通过这段峡谷,完成了行军任务。在写武佐河上修建的织纳铁路线上最高大桥时,运用了历史背景材料,让人记忆深刻。隆回好人
   罗海清是湖南省隆回县雨山铺镇五龙村村主任。他的故事是:拾金不昧。
   有一天早上,罗海清带着1张湿漉漉的身份证找到我。说他拾到了1个钱包,内有多张银行卡,还有一张身份证,他感觉失主应该是附近修建怀邵衡铁路单位上的人,请帮助找到失主。
   我觉得这个故事感人,在对故事的当事人进行完整采访后,我快速赶写1篇新闻稿子:《隆回好人:罗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