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版:施工生产总第3105期 >2020-12-18编印

江上水连天 江下洞通途
——电务城通公司广州地铁11号线及管廊项目部盾构下穿珠江纪实
刊发日期:2020-12-18 阅读次数: 作者:段轩蒋瑭
        2020年11月17日,电务城通公司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鹤南区间右线“荔珠贰号”盾构顺利穿越珠江,提前33天完成节点工期目标。至此,历时半年,项目三台盾构机的穿越之旅全部安全平稳结束,标志着项目部“百日大干”“决战四季度 决胜保目标”劳动竞赛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施工任务阶段性胜利。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环线)呈环形线路,线路经由天河区、白云区、越秀区、荔湾区和海珠区,全长44.2公里。建成后,十一号线将串接琶洲、广州东站、火车站、白鹅潭(芳村)等轨道枢纽,通过枢纽衔接联系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改善中心区网格换乘条件,强化线网整体性,增加广州重点建设地区的交通覆盖,支持城市中调战略,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的环形骨架线路。而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沿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同路敷设,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全长44.8公里。其主要功能为串联中心城区现状及规划的高压变电站、连通城区各大自来水厂作用。
   精湛技艺攻克“拦路虎”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且受上半年疫情造成的工期影响,项目在进展过程中有多个“拦路虎”,譬如隧道全断面硬岩地层掘进且地下水丰富,易出现管片上浮;下穿风化槽中粗砂层段易出现江底隔水层被击穿,致盾构机喷涌、同步注浆浆液涌入珠江污染江水,严重时,将导致江水涌入盾构机,危及施工安全等。
   “以前作为盾构队队长经历过两次穿越湘江,但是作为项目经理三次过江,这还是第一次,对于我和项目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勇于跨越的口号不是空喊,我相信我们能跨越难关,直济沧海。”广州地铁11号线及管廊项目部项目经理槐荣国直面困难,敢于担当,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没有困难时,要稳扎稳打,安全推进;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克服困难,将这些‘拦路虎’一个个打倒!”主要负责项目全面技术工作的总工程师陈旭泉说道。
   为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平稳顺利度过珠江段,项目部积极应对,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风险预控措施。
   优化施工工序,保证施工质量。通过同步注浆掺加AB料,双控注浆量及注浆压力,勤检查盾构密封,加强监测工作,制定江底主动常压开仓方案等一系列措施来避免穿江过程中的因地质、江水、施工影响等因素造成的风险,确保穿江安全有序。
   建立应急机制,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部通过建立地上地下紧急联络机制,每日江面无人机巡查,备齐应急物资,提前做好应急演练,严格执行领导值班制度等手段,确保上下人员通讯顺畅,面对突发情况及时有序、有效地保证了盾构施工及珠江航道安全。
   不断改革创新,精进施工技术。根据项目以往的施工经验,注入泡沫可以有效的改善土体的流塑性及透水性,泡沫膨化土体、润滑刀具,可以有效的防止刀盘结泥饼;同时,为防止渣土过于粘稠,导致刀盘扭矩增大、螺旋机堵塞等现象。
   进行全面检查,减少施工风险。在正式下穿珠江段前,必须对盾构机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机械性能正常,避免在下穿珠江段过程中,因机械问题影响正常推进,具体进行刀具、盾尾密封、铰接密封、螺机密封检查,以及螺机闸门可靠性评估;力求做好一切检查准备工作,确保盾构机的状况良好,万无一失,一次性通过各处不良地质,避免因各种原因停机导致产生风险。
   针对穿江风险点,制定专项施工方案。针对鹤南区间右线盾构下穿风化槽中粗砂层薄弱段,为穿江过程中最大风险点,为此项目部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召开方案专家论证审查会,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主要领导通宵值夜班,确保平稳度过风险层。
   “钢铁巨龙”稳步推进
   盾构机体重超500吨,体长80余米,初次见它的人总觉得就像块巨大的铁疙瘩,难以想象这样一个“大块头”是如何巧妙地穿越江河湖泊、管线河堤等“拦路虎”。它坚硬不催,破大型孤石、穿溶洞、过砂层等复杂地层,毫发无损。它能屈能伸,始发井空间有限便分体始发,条件有利时则创下近20米/天的掘进最优纪录。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现在项目到了最危急的时候,鹤南区间正在过江,是我们施工的重大风险阶段,因此每个人都要提高警惕,打起十二分精神,节假日期间也必须坚守岗位,敬始慎终。”副经理文叶强多次在周交班会上强调。在鹤南区间为了确保“钢铁巨龙”稳步推进,在盾构机下穿过程中,项目部及盾构队做到对盾构机各项参数的严格控制。
   严格控制盾构机掘进速度,采用气压辅助模式掘进,每分钟掘进25至35毫米,最快每天掘进10环,保证快速平稳,以减少对周围土体的扰动。
   严格控制切口平衡土压力,根据珠江江水位实际标高对土压力进行动态调整,防止超挖,尽量减少平衡压力的波动。
   严格控制出土量,精细渣土管理,实时进行监控核算,如有超挖情况及时报备并采取增大同步注浆量或二次注浆等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地表沉降,确保上方建构筑物安全。
   严格控制管片拼装,正确选择K块管片定位,拼装结束后应减少停机时间立即恢复掘进,尽可能减少对周围土体的扰动。
   严格控制信息报送,对于盾构施工信息、相关施工参数及地面监测数据情况,即时在QQ、微信工作群通报,主要管理人员及时对掘进参数进行分析调整。
   适时调节模式,确保掘进步伐。在盾构下穿风化槽中粗砂层段时,盾构机采用接近满仓的土压平衡模式掘进,将顶部土压控制在1.7~1.9bar,且土仓内存土接近满仓,严格控制每环出渣量,避免掌子面坍塌。同时备好足够的浓泥浆、注入泵,也便于突发状况时及时填充土仓。
   为了更好的控制盾构机参数,确保施工过程平稳有序。盾构队伍采用“两班倒”工作方式,每班在隧道内工作12个小时,工作期间必须坚守岗位,连吃饭都是厨房打好盒饭送下去在工作岗位就餐。“干我们这一行,的确是比较辛苦,而且跟家人也是聚少离多,女朋友也不好找,但回报也很丰富,这些工作丰富了技术经验,提高了我应对各类情况的处置能力,这些比金钱来得重要。”盾构司机张旭在操作室说道。
   齐心协力精益求精
   4月份以来,随着盾构掘进工作的火热进行,广州的太阳也早早地进入火热状态。7月份,最高温度飙升至40度,广州市气象台更是发布了红色高温预警。可想而知,地面温度已经达到了需要减少户外活动的状态,通风条件不是特别理想且潮湿的地下隧道中,温度达到什么程度呢?
   掘进队伍的工人们一遍擦汗一边说道:“刚进入隧道三五分钟就已经汗流浃背了。施工起来,机器运转还会散发热量,隧道里温度差不多能达到50度,每天上班一小会儿就浑身都湿透了。”
   为此,项目部在盾构机作业区域加装了两套空调制冷设备,以改善盾构队及工人作业环境。同时,项目部高度重视防暑降温工作,积极开展夏送清凉活动,为施工一线的建设者们送上西瓜、王老吉等防暑食用品。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广州地铁11号线及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部的全体成员们深刻明白这个道理。
   不论是节假日还是炎热天气,项目部全体人员都坚守岗位。工程部奋战在一线,或测量数据、或试验最新的水泥。试验室的黄永强在刚开工人员紧缺时,白天负责编制工程资料,半夜还要起来验收管片。安质部坚守在现场,时刻警惕各种风险点、提醒大家戴好安全帽,做好各种安全注意事项。安质部吴伟为保证江底常压开仓换刀安全有序,连续几个通宵坚守隧道。物资部保证物资供应充分及时,为项目推进提供后备力量。机电部人每日巡检龙门吊、电瓶车等大型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稳定运行。工经部人做好成本分析,精准验工计价。综合部人做好后勤保障,想办法在照顾好大家伙的生活的同时做好宣传推广。财务部协调资金,时刻准备着给兄弟们发粮晌。
   苦心人,天不负。2020年,广州地铁11号线及管廊项目部分别于5月19日、10月22日、11月17日三次安全穿过珠江。建设者们还将在地底之下,夜以继日,用汗水和热血,为早日安全高效建成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拼搏鏖战。
  (段轩 蒋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