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096期 >2020-10-16编印

三色馍
刊发日期:2020-10-16 阅读次数: 作者:
  路桥公司 李 曼
   据人民日报统计,中国餐饮业人均浪费量为每人每餐九十三克,大型聚餐浪费高达百分之三十八。七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很多都饿过肚子,对于粮食的珍贵,记忆犹新,不由得,我就想起小时候家里吃过的三色馍。
   从我三四岁记事起,家里的馍就有三种颜色,一种是黄色,一种是淡黄色,还有一种是白色。黄色的是用纯玉米面做的,淡黄色是用玉米面和小麦面粉二合一掺合起来做的,白色的则是用纯小麦面粉做的。这三种馍,看起来最好看的是用玉米面做的馍,金灿灿黄亮亮的,可最难吃的也是它。那会儿的玉米面馍,没有发酵粉、没有白糖、没有牛奶可添加,刚蒸出锅时虽说口感粗糙,不香甜,却还热乎,尚能吃,一旦放凉,尤其在冬天,馍被冻得梆硬,一口下去,牙口不好的,不一定能咬得下来,好不容易咬下一口,那口馍却是不敢也不能直接咽下去的,要放在嘴里用口水慢慢暖热它,化掉里面的冰碴子,可就是解了冻能下咽了,也不想咽,真的不好吃,不甜不粘不糯不软,粗剌剌的从嗓子眼儿一直刮蹭到胃里。可没办法,那个年代小麦产量低,太金贵了。比起黄馍,二合一的馍无论是手感还是口感都要强很多,它虽比不上小麦做的馍那么煊软可口,咬一嘴下去满口的小麦清香,可也比玉米面馍好吃十倍了。
   三色馍,把我们一家人分成了三个等级。父亲在外地教书,每周六下午回来,等待他的是最好吃的白馍,母亲说父亲一个人在外工作,辛苦又孤单,要保证他的身体健康。二合一馍,我们五个孩子享用,母亲说我们正长身体,需要营养。好看难吃的黄馍就留给母亲一个人吃,母亲说她一不上班二不读书,没必要吃那么好。可我们看到的,明明是她干的活最多也最累,兼了队里会计的她,白天在地里忙一天,挣的工分跟一个大男人一样多,晚上还要做队里的账,边扒拉算盘边记账,往往是我们一觉醒了,她还坐在那里,不是算账,就是纺线织布。母亲天蒙蒙亮起床,叫醒我们,给我们一人发一个“二合一”,催促我们去学校,她自己则用手帕包一个“最好看的”赶着去上地。
   当年为了更好的生活,母亲不仅在馍上下功夫,生活中的每件事、每个细节都被勤俭的她算计到极致:煮了面条的面汤从没倒掉过,吃了面条喝一碗能消食;加把面粉进去搅成面糊糊,就是第二天的稀饭;加两把面粉搅拌成小小的面疙瘩、放个西红柿、滴两滴香油、打个鸡蛋花、出锅时再加点盐,就又是一锅色香味俱全的拌汤(北方一种带汤的面食)。打过的鸡蛋壳也从没当垃圾扔过,先是用食指和中指用力在里面裹一遍,把残留的鸡蛋清甩到锅里,再把壳敲碎了攒起来,给地里的庄稼沤肥。洗过脸洗过手的水先是搓抹布,再拿去浇院子里种的几株花、几颗菜。就连洗锅洗碗的水,也被利用到极致:加把麦秸烧热,丢两把麦糠皮,家里养那两头猪、一只羊、几只鸡的饭食也有了。
   其实,我们家当时的境况也不至于让母亲非把馍做成三个样子,毕竟父亲是每月按时拿着几十块钱工资的“公家人”,母亲一边在地里挣着工分,一边兼做的会计每年可多分两百斤小麦,一边还不时利用闲暇纺线织布换点钱。可母亲经常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会穷。再回过头来看,也不知从何时起,大棚乱了蔬菜的四季,金钱乱了爱情的年纪,节约不敢理直气壮,勤俭不再是光荣传统,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大吃大喝挥霍浪费,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美德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直到今年疫情的爆发,大家放眼世界,看到的是别的国家的食不裹腹、衣不遮体、命悬一线,才明白不节俭、不储存、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结果;才明白居安思危、细水长流、“稳稳的幸福”有多幸福;才明白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的良苦用心!多少人,发自内心的喊出:我是中国人,我骄傲!
   老辈人常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放在我国蒸蒸日上又遭四面忌恨挤兑的当下,犹不过时。昨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立国的法宝,今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更是我们突出重围长足发展的利器,这种精神品格永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