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贵州公司中标合同额达16亿的西藏班戈矿山剥离工程。活是揽下来了,可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得有人去干才行。领导们正发愁的时候,黄德平、龙世桥、陈礼爱等14名职工纷纷请战,自愿加入班戈矿山剥离项目建设。
古人作战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说,同样在工程施工中,也有“施工未动,测量先行”的说法。
2020年9月7日,由公司测绘队长唐召清、队员杨建春,班戈项目职工刘才学、陆应涛、庞虎、陶光友、宋宇、李福全等8人组成的测量先锋队,带着干粮、氧气罐、保暖衣等必要物资驱车7个多小时到达海拔5000米的工地现场,正式开始了高原测量任务。
当晚9时,测绘队到达班戈县城,晚饭后回酒店休息,本准备睡个好觉,可谁知高原反应的噩梦才刚刚开始。司机李福全和技术员陆应涛住一个房间,没多久李师傅便急速喘气。“是有高反了吗?”陆应涛忙问。“天黑了温度低,反应有点强烈,头痛胸闷”,李师傅回答。“虽然我也胸闷,不过头不痛,我年轻些,应该适应得快。”陆应涛继续聊着。就这样两人一有反应就吸氧,眼睛很困,但大脑跟本不让睡。直到早上5点他俩才真正睡着,到8点半闹钟一响便又醒了。
早餐时大伙表示都没睡好,杨建春还出现了流鼻血、呕吐的现象。但到了9点半,所有队员无一例外,整装待发,未耽搁半分。
测绘队分成三组,两人一组测一轮,轮换休息。每人扛一罐氧气从海拔4900米的山脚测到5200米的山顶,来回一圈累得不行,虽仅800米的路程,却不比跑几十公里来的轻松。
连续作战了三天,队员们依然睡不好,感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测量效率低,按这速度完成任务最少20天,大家身体是扛不住的。队员们几翻商讨后,决定申购无人机。
9月13号无人机到了拉萨,14日一早便拿上了工地。但没想到无人机也有高反:机器提示动力电机饱和,加上风特大,电量消耗快,任务执行相当困难,只能等时段风小后再飞,而车载充电系统在高原根本带不动无人机充电器,充电是个大难题。可地处无人区,充电只能就近去藏民家,来回要跑30多公里山路。为保证电量,司机每天几个来回奔波,山路尖石导致车轮爆胎,唐召清和司机李福全打起千斤顶更换轮胎,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边吸氧边操作,整整一个小时,胎换完两人也累瘫了。
“高原的天,娃娃的脸”。善变的高原气候给测量员也带来了极大挑战。无人机飞行的第二天,天空突然下雪,气温骤降到零下,测量员的手、耳朵被冻得通红,嘴唇干裂发紫。而龙卷风时常吹起,起风就得趴地上躲避,工作推进极其艰难。可再难的环境也难不倒测量队。面对缺氧环境、面对风雨疾雪,他们不抛弃、不放弃,以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的无畏追求,一路攻坚克难,终于在9月18日圆满完成了测量任务。
“每个轻松的笑容背后,都是一个曾经咬紧牙关的灵魂。”皑皑白雪见证了他们的故事,是至美的风华,是奉献的足迹,点缀在企业最需要的地方,编织成筑路者最感人至深的青春记忆。
(任梅 陆应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