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呼啸,夜幕降临,一辆五菱宏光牌面包车在崎岖山路上行驶,从车上下来一个一米六五的中年男子,挎着电工包、系着腰绳、提着脚扣等维修工具,正准备为施工大干进行用电抢修,他就是贵州省交通运输厅2020年 “十佳工匠”获得者,贵州公司瓮开项目电工罗松。
勤奋好学 苦练本领
出生于黔西偏远小山村的罗松,因为家庭条件差,高中辍学。“因为热爱,所以执着,我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我热爱电力”他这样说道。他先后在电子厂组装过电脑,开过电脑组装和维修店,从事过爆破员、净水器等工作,虽然不断失败,但他以无畏敢闯的决心不断尝试。2018年他最终选择了自己最热爱的行业,来到瓮开高速项目作为一名外聘电工。
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是罗松敢于争先的信心基础,他不断培养自己独立操作的能力,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不懂就问项目网络电力专家刘波,经过半年的刻苦专研,他成功 “取经”。由于翁开公路“三高四化”的建设理念,项目多个工点需安装网络摄像头,项目计划聘任一位网络管理员,罗松知道后,主动请缨,他说:“项目聘请一名网络管理员1个月工资8000,3年下来要接近30万。请领导放心交给我,我保证完成任务。”至此,他又每天不断从网上学习网络管理相关专业知识,项目建设到了施工大干的关键时期,业主要求每一个隧道内外必须要有监控,他慢慢摸索怎么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收益,使用网桥代替传统普通光纤,通过IP对码,实现了3000米以内网络对频清晰且不会造成台车移动而光纤断裂熔纤的风险。在2020年7月业主开展的信息化考核中,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考核,兑现了自己的“军令状誓言”,同时也为项目节约了40万元的成本。2019年他从外聘电工转为华铁员工,他开心地说:“来到贵州公司瓮开项目有了归属感,真得是幸福靠奋斗出来的”!
提质增效 敢于创新
他总是处处从项目成本考虑,本着创新、科学、负责的态度,为项目提质增效出谋划策。2019年项目大规模进入桥台施工,急需解决桥墩高温下暴晒下如何养护的问题。在领导和技术员的指导帮助下,他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自主研发了墩身自动喷淋养护系统,该系统所用水可回收利用,节能环保,既解决了墩身养护难问题,又避免了人工不能及时养护的通病,提高了工程实体质量,相比传统人工养护,可节约70万元的人工养护成本。2019年业主开展月度大检查,他的新发明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业主在瓮开全线进行表扬并推广使用,项目荣获检查第一名并获40万元的奖励,而他也荣获项目月度先进个人并成为“五小”创新能手。
甘于奉献 敢于担当
性格外向,乐于助人,他说:“只要是自己的工作,就要把他干好,干出个样。”面对着项目两名电工的调离和辞职,他承担起项目所有电力维修,早出晚归成为他的日常工作节奏,每天吃饭时,大家都会说,要不要给罗松留饭,今天又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了?
今年7月23日,天降大雨,正准备休息的他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大土大桥、灶岩隧道、梁场全部停电,隧道正在打二衬,桥上正在打墩身,施工处于瘫痪状态。他马上提着自己的工具包冒着大雨直奔施工现场,开始铺网式把脉,及时更换电线,保障了隧道二衬施工,桥上电话告急,他又开车赶去,一晃一个晚上都在抢修,确保了所有工点施工正常推进,他抬头看天空说:“风雨过后,必见彩虹,明天定是个好天气”,拧干衣服上的雨水,收拾行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驻地。甘洒汗水绘蓝图,于细节处下功夫,奉献岁月不言悔,献出技艺修通途。虽盛夏酷暑汗水会浸透衣裳,数九寒天骨里会透进风寒,只要一句殷切的叮嘱,必冒雨而来,踏风而归,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肖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