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司 伍毅夫
1965年夏天,我们满怀激情迎来了川黔线上第一列铁龙奔弛,还来不及看一看新铺轨的线路又肩负祖国的重托向成昆线转移,当时我们乘坐的军用专列(闷罐车)在成都站换乘汽车,经雅安,过汉源,翻蓑衣岭、泥巴山来到大渡河边安“家”。
我们队(原铁二局八〇四队)的驻地就在大渡河和尼日河交汇处的一片荒滩半岛上,彝名叫卡尔古古(意思是无人住的地方),周围是陡峭的群山,耳边是大渡河水冲击礁石的涛声。这里真是抬头一线天、低头河水翻。虽有几分荒凉,却富有诗情画意。开始去打前战的人没有地方住,就在崖边搭起帐篷,在河边用石头垒起锅灶煮饭,“大凉山下搭帐篷,大渡河边垒锅灶,身居山沟修铁路,再苦再累心也甜”,这就是我们队当时的生活写照。
队上的工棚是用牛毛毡铺顶,墙壁是细竹子编的,再糊上一些稀泥就成了工人们的住房。举世闻名的大渡河水真是名不虚传,波浪滚滚、汹涌激流、一泻千里,到了夏季,我们刚修起不久的工棚就遇上暴雨洪水的考验。一天傍晚,忽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河水陡涨,如果发生洪水和泥石流,我们队上的工棚是首当其冲面临被洪水冲走和被泥石流淹没的危险。深夜,雨在不停地下,越下越大,河水在不停地上涨,越涨越高,为了安全起见,队领导除派人轮流巡视值班观看水情外,还命令全队职工紧急出动,防洪抢险。
工人们冒雨抬石头,垒泥土,筑起一道防洪水的堤埂,挡住洪水冲进工棚。大家一条心,克服千难万险,也要保住工棚,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夜半,还没来得及换下被浸湿的衣服,大渡河的洪水便冲破一道缺口,像脱缰的野马到处乱蹿,眼看洪水就快要吞没整个半岛。霎时,工人们像离弦的箭,立刻向缺口冲去,一番激战,终于堵住了缺口,保住了工棚。第二天早晨,雨停了,太阳从云雾中射出了几道霞光,照着河边的两岸青山,凉山显得格外壮丽,第一次和大渡河较量,胜利了!
那时我被分配在队上搞宣传,为了鼓舞斗志,我在大渡河铁索桥高耸的公路桥墩上写下了铁路工人的豪言壮语:学习红军忆当年,臂山斩水敢胜天;在悬崖上,我写下了铁路工人的坚毅决心:天高我敢攀,地厚我敢钻,险山恶水听调遣,英雄面前无难关。我们队修建的尼日一号隧道在尼日河对岸,要修一座公路索桥还要在悬崖上开凿便道,以便运输物资过河。修便道无法用风钻,只能靠工人们腰系安全绳吊在半山腰两人一组用钢钎二锤打眼。十多组打眼的工人,在悬崖上有节奏的叮叮当当响彻山谷,给苍凉古老的凉山带来新声。
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一条便道挂在尼日河畔的悬崖上,通往隧道进口,为隧道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隧道突破月成洞百米的记录,受到上级奖励和表扬。
尼日一号隧道打通后,正是1966年冬季,由于当时汽车运输紧张,我和队上一百多名职工就学习红军的革命传统冒风踏雪,背起背包沿尼日河徒步行军转移,走了九天的路程,穿越中普雄,过沙木拉打隧道来到大凉山腹地—喜德县境内,进行成昆线建设的第二阶段施工。
成昆线通车不久。一次我乘坐成都至昆明的列车故地重游,一路上浏览沿线风光,当列车驶过大渡河铁桥来到河边的尼日车站,我看到昔日战斗过的地方,帐篷换成了新房,羊肠小道也成了柏油马路,可是那桥墩上,悬崖上的标语字迹仍旧依稀可见……
大渡河啊,你变了,变得更加可爱美丽,这里不再像以前那样的荒凉。夜晚,车站的灯火照亮了峡谷,列车的汽笛声震醒了群山,凉山沸腾了。一列列满载货物的列车南来北往,成昆线像一条金色的彩练,把凉山和祖国各地紧密地连在一起。我看到列车穿过我们打通的隧道,心里非常舒坦、幸福,我感到了一个铁路工人的光荣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