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艺副刊总第3081期 >2020-06-28编印

端午谈粽
刊发日期:2020-06-28 阅读次数: 作者:
  电务城通公司 李 恒
   粽子,是端午节的象征,也构成了我童年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小时候,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我随外公外婆住在乡下。外婆很会做小吃,小麻花、猫耳朵、虾片、苏叶饼……样样做得好,把我这个小馋猫,喂得肥肥的。
   外婆做粽子,只用糯米,并不放什么豆沙、蛋黄和肉,简单的食材,却总能把粽子做得香糯可口,剥开粽叶时,里面的糯米是青凌凌的颜色,散发着清香味,对着阳光一照,那糯米竟然呈现半透明的状态,闪着美丽的光芒,就像从天上摘下来的星斗。将粽子蘸点白糖,放在口中咀嚼,弹性十足的糯米在口腔中欢乐地舞蹈,牙齿和舌头为此而狂欢!
   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不是吃粽子的美好体验,而是等待粽子出锅的过程——我亲眼看着外婆将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锅灶里,然后,往灶坑里填柴火,水被烧开了,冒着白色的水蒸气。我总是会抱着外婆的胳膊问:“熟了吗?”外婆说:“还没有,要等会。”“等多久啊?”“还早呢。”又过两分钟,我再问,外婆只能哄我说:“你出去玩一会,粽子熟了,我喊你。”于是,我就和小伙伴们跑到小溪边去玩,躺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子上,用比我脸还大的柞树叶遮住头,幻想着天上的云彩里,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女。半梦半醒之间,听到外婆悠扬地喊:“回家吃粽子喽”,一骨碌爬起来,眼睛还没完全睁开,脚已经向着家的方向跑去了!
   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终止于我回城上小学……虽然每年端午节,外婆还是会从乡下带粽子给我吃,但不知为什么,没有了小溪水,没有了溪水旁的沙滩,没有了那比我脸还大的柞树叶,没有了粽子出锅前焦灼地等待,那同样晶莹剔透的粽子,好像不如记忆中的美味。
   又过了一些年,外婆年龄大了,腰总是痛,就不再包粽子了。与此同时,真空包装的蛋黄粽、八宝粽、肉粽……也琳琅满目地出现在大大小小的超市中,但我对粽子的热情却有减无增!
   最近,听说家附近有一处可以摆地摊了,有一天,我加班回来,天已经擦黑。路过市场的时候,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在卖小吃,小小的摊位,支起了两口锅,一口锅里煮着茶蛋,一口锅里煮着粽子。饿极了的我,要了两个粽子,两个茶蛋,就坐在小板凳上开吃。在白色水蒸气的包围中,我咬了一口白米粽,竟然吃出了外婆当年大锅里煮出来的味道,瞬间,我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全部汹涌而来,差点让我流出眼泪!
   这一瞬间,我才知道:也许,自己爱吃的并不是粽子本身,自己所重视的也并不是端午节本身,甚至记忆中最美好的也不是外婆的手艺,而是那浓浓的人间烟火气——老人在笑,孩子在闹,大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唱着歌,夕阳西下,满耳朵都是“回家吃饭喽”的招呼孩子的声音,这才是生活,才是令人难忘的“节日味儿”!